真實世界的我們(四)(1 / 1)

姚月過了一段無比放鬆休閑的時間,偶爾複習一下考試,別的時間都再瘋狂的追劇,盡管有的劇,劇情很拖遝,她還是很喜歡看。

聽著MP3裏少年馬嘉祺的歌聲,她的內心會變得非常平靜。

雖然做了一個看起來很荒唐的夢,也讓人無比向往,真實的故事是:沒有體驗過幸福的人是無法想象幸福的。亦或,那是不存在的,人們總是喜歡用假象去替代,或者沉溺於夢境裏。

那有什麼不好的?做夢?誰不愛做夢?

她對自己說。

以前,她總是認為世界是一個人的,那就是她的世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好像所有正麵的職業,所從事的人就一定正麵一樣。

總是想著要改變這個世界,嘴裏念著:我一個人去做,會影響一大群人改變,改變的人越來越多,世界會越來越美好。

行動上卻還是在腦子裏存在過,然後覺得世界太黑暗了,怯懦的活著。

當她真正踏入真實的世界,其實大家都一樣虛偽,憑什麼說高尚是褒義詞呢?

當世界裏的大部分人都是灰色的,那純白或純黑是否真正掌控著這個世界呢?不是的,當我們去追尋這個答案的同時,我們也陷入了困境裏,我們都是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去以為的。

人生,不過是一場不斷重複的,等待死亡的旅程。

她喜歡觀察世界,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人,研究生活中出現的某些元素。

原來喜劇是演出來的,喜怒哀樂所有元素,甚至我們的人生,都在被AI或者某些東西操控著。

它無時無刻不在,穿插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我想,過一個真正屬於我的人生!

日記的最後一頁,姚月瀟灑的寫上【月.】

月亮是不屬於這個星球的,它是任性的,任性到可以讓人記住它的樣子,周期。

它影響著地球上的生物。

亦承載著,她與理想的距離。別人輕輕鬆鬆的三年時光,她要花11年,一步一步慢慢成長。

讚美和歡笑是沒有的,嘲諷和冷眼是成倍增加的。

而她在這場夢之後,會永遠記住其中的美好,對印象裏的那位少年會永遠保持那顆祝福的心。

最後,姚月把卡裏的錢退還給了李哲和歐陽,她說:我想,如果一個人要追夢,她是不會在意過程中碰到的困難的。

她的人生將會充滿樂趣,生活將會充滿挑戰,而她,樂此不疲。

十年後,姚月才拿到了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即使她已經快要四十歲,對比同齡人早已結婚生子,而她說:從此我的人生將會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一個長相普通的女孩,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終於觸碰到了理想一點點,就是那一點點,支撐著她去度過漫長的孤獨的時光。

“如果你不懂什麼是孤獨,那你暫時是快樂的。”

“如果你覺得世界是明亮的,那你暫時是幸福的。”

“如果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那麼請你不要用時間限製自己,請全力以赴。”

“做自己眼裏的主角,陪伴自己走過這潦草短暫的旅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