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的婚禮一般的都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六禮”。
不過劉旭光棍一條,很多事情都不懂,而徐彥信是習武之人,不太在乎那些繁文縟節,加之劉旭跟徐錦兒又是從小就訂親,因此婚禮雙方都願意一切從簡,於是在經過簡單的程序後,迅速的直奔主題,定下九月十八作為成親的曰子。
劉旭對於成親的事情,那是一竅不通,於是徐彥信夫婦隻得兩頭忙活,劉旭倒偷得得清閑。
回來青州這段時時間,劉旭去拜訪過王宗元、王曾叔侄,去拜訪過崔燁和崔老,也去過雲竹的小樓一趟,當然劉旭少不得去自家酒坊和酒樓裏轉轉。劉旭這段時間倒是悠哉悠哉的很,好似不是他要成親似的。
劉旭現在也算是有錢人了,本來想成親前在青州買套院子的,可是如今他成親後不曰就要去汴梁,以後行止未定,倒也沒有必要在青州買院子了。
不過崔燁在跟劉旭喝酒時,聽說劉旭要成親,便非要將崔家的在立業坊的一座三進院子贈與劉旭,以免劉旭成親時顯得寒酸,連帶他這個當大哥的也丟麵子。
劉旭不禁佩服崔家的財大氣粗,一座在立業坊的三進院子,怕是要不下幾百貫才可買到,如此重禮劉旭自是不能收。崔燁硬是要送,劉旭隻是不要,最後二人推讓一番,劉旭隻得同意暫且以這座院子做婚房,等自己去汴梁時,便把院子還給崔燁。
......
立業坊的一座院子裏,今天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這座院子自然是崔燁送給劉旭成親用的院子。這座院子三進三出,自是比劉旭原來的那個獨門獨院的小院子排場了許多。至於院子裏的原來的下人和丫鬟,自然也是由劉旭使用。這幾天他們陪著劉旭一起,把院子收拾布置的喜氣洋洋。
今天是劉旭成親的曰子。劉旭光棍一條,作為結義兄弟崔燁和王曾,自是義不容辭的過來幫忙操持,王宗元作為劉旭父親的至交,且自家侄子又和劉旭是結義兄弟,自是也要來幫忙。也幸虧有王宗元前來操持,不然王曾和崔燁兩個沒成過親的人,還真是很多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做。今天王曾和崔燁二人被王宗元安排到院門口,負責迎來送往,王宗元則坐鎮院子裏統籌指揮安排成親的各種事宜。
雖然劉旭的成親“六禮”中的很多項目都省略了,不過這最後一項“親迎”,劉旭無論如何不能再省了,總不能讓人家自己把媳婦送來吧!
......
清晨吉時一到,院門處鞭炮齊鳴響,劉旭帶著迎親的隊伍出發了。
劉旭今天身著一身吉服,騎著高頭大馬,倒是顯得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在他旁邊的是劉旭的儐相寧浩,寧浩也算是長得一表人才,隻不過長年習武,皮膚稍微黑了點。
隊伍行在街上,劉旭苦著臉對寧浩拱手道:“寧兄,待會這下婿時就全仗寧兄遮罩了!”
寧浩大咧咧的笑著道:“沒事,雲開兄弟你隻管放心好啦,萬事有哥哥罩著!”
昨天王宗元跟劉旭講述的女方下婿的情節後,劉旭去找王曾、崔燁做伴郎,二人不禁頭搖的跟撥浪鼓似得,都道自己是文弱身子,禁不起這陣仗,劉旭不禁為這伴郎發愁,恰巧寧浩來劉旭這幫忙,劉旭便求寧浩做伴郎,寧浩倒是一口答應。
原來這女方下婿,有俗有雅。雅的有文人士子中較為流行的催妝詩、卻扇詩等,新郎在吟誦了“至大門詠”、“至中門詠”、“逢鎖詠”、“至堆詠”、“至堂詠”、“奠雁詠”,再加上最重要的“催妝詩”後,新娘方始起身上轎。
而民間百姓的下婿則是比較簡單,多是安排一些親戚街坊家的婦女,待迎親隊伍來,手執棍杖,對著新郎等人劈頭蓋臉的一頓打,這就算下婿了。
這棍杖可並非隻是做做樣子,也有真打的,據說有新郎去迎親被打成重傷的。徐彥信不是什麼雅人,根本就是武夫一個,他安排的下婿,自然就是棍杖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