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山下葉未生,小寒山中葉初卷。慶曆元年末,大寒臨,春將至。本年,大宋發生了好水川之戰,麟州之役,麟府保衛戰......朝廷上張方平官事,宋癢被貶。西北,範文正周旋於各族之間,力求為大宋爭個和平安康。文學家,石曼卿逝世。
嶽寧立於成都府,簡洲城,沱江河畔,舉目盡是寒冬的蕭瑟,雖在耀眼的日頭下,但是寒風依然刺骨。棉襖夾層內裹著的稻草不時飛出一根,隨著寒風飄遠。一條單褲,迎著寒風噗噗作響,一雙單耳草鞋,用爛布條纏在腳上。左手提著的一塊約有4、5斤的臘肉,泛起一層白霜,右手握著一根哨棍,不時的在自己腿上輕輕敲打一下。
他此時想著:我現在站在這個位置看簡洲城,不知道千年後,會有誰會矗立在這裏,他會不會想到,千年前會有一個我曾經在這裏遙望。
嶽寧今天卯時起床,趁著幾個兄弟熟睡中,拜托了隔壁常常走鏢的張五哥的渾家,要她幫忙照顧下幾個弟弟,主要就是五郎和六郎,起床沒看到自己,肯定要哭幾嗓子的。
出門的時候,張五哥非得讓他帶上自己的哨棍防身。想想,雖然沒聽說附近有甚猛獸山賊的,但是帶上也不礙事,以防萬一也好。
結果,在半路上,哨棍掉下了山崖,黑燈瞎火的,花費了半個時辰才尋到,不然此時應該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吧,想想自己真是笨得可以,怎麼就不知道等回程的時候,天大亮了再下去找,不是事半功倍嗎。結果耽誤到現在,想著六郎那眼淚鼻涕一大把的往自己身上拱的樣子,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抓緊時間辦正事吧,早點回去,天寒地凍的,張五哥家也三個孩子呢,老麻煩人家也不合適。
嶽寧今天進城,是來拜望周老爺的,也就是他的嶽父大人,話說他這嶽父乃是簡洲縣城數一數二的富豪,家有酒樓一座,布莊兩家,本城最大的米糧行一家。
隻因當初這周老爺和自己父親同為貨郎時,走街串巷中,相互沒少扶持,然又同年娶妻,次年嶽寧出世,再次年周老爺產下一女,取名周箬。嶽寧父親登門拜賀,酒酣之際,也不知是誰提出結成兒女親家,卻一拍即合。
本乃門當戶對的一段良緣,卻在最近三五年風雲變幻。周箬生母前些年因病逝世。沒兩年周老爺再續一妻,此妻大有來頭,據說乃為京中某青樓行首,後被吏部某員看中,欲贖回家填一房小,卻因正妻實乃悍婦,隻能在外行那金屋藏嬌之舉,卻未想,因罪判舉家流徙千裏,這金屋藏嬌的未能進家門,逃過一劫。事後得知,心驚膽顫下,變賣所有家當,回歸故裏簡洲城。
沒曾想到,怎麼她就跟這周員外對上了眼,三來兩去的就進了家門。當然,那時候周老爺還隻是個貨郎。然這周貨郎也確實頭腦靈活,勤勞肯幹,在新婦的扶持下,三幾年時間,就把個周貨郎搖身一變,成了周老爺。
而嶽寧家卻在這三幾年猶如中了魔咒般,先是嶽寧其父在走貨途中墜下山崖,且被山中野獸撕了個稀巴爛,留下幾個半大孩子和一個遺腹子給嶽寧母親,其母因悲傷過度,產下六郎後,掙紮著熬了三年,也撒手丟下了這大小六個孩子。
當時最大的嶽寧當時才13歲,最小的嶽峰才3歲。這婚事嘛,肯定早就成為周老爺的一個心病了。今天來,主要就是想落個準信,那事不成的話,大家早了結,成的話,自己就閉閉眼從了她算了。
貌似感覺還挺委屈呢,這就不得不說說我們嶽寧的故事了。兩年前,嶽寧還是生活在21世紀的大好青年,也叫嶽寧,世代都姓嶽,這不廢話嗎,據他家自己說,是嶽飛的後代,真實性有待考察。新中國成立後,嶽家三代都致力於研究嶽飛文化,傳揚嶽飛精神。到嶽寧這一代,更是為甚,他為了更好的研究嶽學,大學讀的是曆史係。為了學習研究嶽飛的兵法,武術,他訪名師,行山川,入軍旅。終於與33歲,融合各家所長並貫通嶽家拳法,自成一派,始稱“武穆拳”。
也不知是他創的這武穆拳真厲害呢,還是因為世人都敬仰嶽武穆,自他自認為這武穆拳大成後,就打遍江湖無敵手了。直至日、韓兩國向武穆拳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