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在他身後是數位人影浮現,隻見他們在重新拜相的諸葛亮麾下快速地將一篇篇治世律令重現於世間。
隨著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現世,一冊名為《蜀科》的律法漸漸出現在人們麵前。
這律法的出現很明顯就是興複諸葛亮想要對抗這象形的關鍵。
隻不過僅僅憑借著剛剛現世的法律,豈能足夠?
興複諸葛亮雖然有所覺悟但他能做的也就這點,到了這時已經回神的諸葛一果斷開始發揮出他的作用。
因為他看到蜀科那兩字後,就已經知道這解在何處了。
沒錯,史官諸葛亮確實找到了一個好的切入點,甚至諸葛一也承認,在他的興複諸葛亮的曆史片段中其實對於律法的關注度並不高。
這一點在之前其實是被忽略的,但諸葛一看向場上另外一人,卻是淡淡一笑。
若論嚴刑峻法的事實,還有誰比這位蜀帝更為熟練呢?
那《蜀科》的出現根本不是為了以之對抗近乎裹挾民眾的象刑,而是拋磚引玉。
興複諸葛亮做了上半場,那麼下半場就交給他了。
這就是一位心意相通的本命棋靈和執棋者之間的默契。
要知道,這裏可是諸葛一的道境空間,雖然沒有達到大道空間以上,可略略地做一些手腳還是可以的。
比如這一次,他就略略一出手,以興複道境之力,稍稍地將一絲史官諸葛亮的天命進攻偏向了蜀帝一點點。
這一點點若是在平時雙方自然不會在意,可在這時,史官諸葛亮立馬神色一變,道了一聲不好!
在這種天命之力進攻之時,他根本無法選擇抽回施展進攻的天命武器。
同一時間,蜀帝諸葛亮那君臨天下的麵容上也出現了幾分不悅。
“驅虎吞狼嗎?可惜,朕從來不僅僅是虎!”
能夠在自身曆史世界中一統天下的存在,其自信與自傲根本不會讓其這種時候選擇退讓。
僅僅一聲冷哼,整個未央宮上方,就出現了兩個碩大的黑色漢隸【蜀科】!
同樣的文字,在蜀帝這邊其威力遠超興複諸葛亮百倍。
並且在這兩個最大文字背後,還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等律法書籍。
當未央宮上方的書籍出現,蜀帝所屬的方位內出現了大量天下的城池,然後每一座城池內部全部出現了完整的《蜀科》《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
真正讓所有的蜀國百姓,特別是所屬官員做到務所“務”、戒所“戒”、恐所“恐”、懼所“懼”,較之史官諸葛亮所推行的仁義象刑,竟然絲毫不落半點下風。
這還是蜀帝諸葛亮並沒有主動以天命之力反攻的結果,但正因為他的出手,屬於興複諸葛亮的反擊也隨之而來,並且又是一擊致命!
-------------------------------------
《天弈百科》典藏術語篇:“天命保護機製”,當英雄棋靈擁有天命之力後,如果其天命之力濃鬱到一定程度可以設立天命保護機製,在遭到天命否定等天命攻擊手段時,必須率先觸發此保護機製為自身天命本身防禦提供足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