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文字再度恢複成了大明,並且諸葛一還清晰的看到,正在昭告天下的朱元璋若有所思的抬頭望了自己一眼,可這一冊明之青史竹簡卻已然不同了。
他雖然依舊寫著大明,其中記載的卻囊括漢、唐、宋、明,其中出現的虛影全部是這段時間諸葛一收集所得,大量棋魂力的灌注,讓這興複道境不再是一朝之記,而是一脈貫之。
哪怕他是殘缺的,哪怕他還有很多遺失,可當這興複道境幻化成功出現後,大量有眼見的棋手齊齊倒吸了一口氣。
“真?真的被他做到了!”
“天一妙手!天一妙手!”
“以一道境貫穿四朝,這要是被他成功,那這星位領火者,舍道然其誰?”
“領火者?也許,諸葛棋手想要的,是坐斷天元!”
無論是強大的棋社、棋院,還是一些傳承穩定的世家之族,一個個同門同族口中討論的全部變成了諸葛一的話題,那新出的殘破道境,宛如神跡。
當然,單單的道境幻化肯定做不到貫穿四朝,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卻是朱元璋,或者說整個大明大勢。
封禪作為通用曆史事件,在天元之爭中,今日甚至沒有出現事件題詞,可其帶來的效果早就超過了封禪事件的本事。
等到朱元璋完成大典,隻見虛空之中,有三條神龍彙聚而成,其中兩紅一黃,全部神采奕奕,不過細細追究,這三條神龍竟全是由大明大勢之力彙聚而成。
以大明大勢之力去彙聚前朝三條大勢之龍,這種行為若不是諸葛一,恐怕真的沒有人會去做。
傳承有序固然誘人,可無法找到契合點,無法擁有可以將四條大勢之龍合而為一,無法解決大勢和道境相衝的問題,這種做法就是找死。
很幸運,諸葛一全部做到了。
於是三條大勢之龍穢土轉生,王朝雖滅,大勢猶存。
隻不過這大勢之龍畢竟是無根之萍,他們的出現也不過是大明大勢得到朱元璋詔令後的讓渡,沒有王朝之力的灌注,大勢之龍哪怕再強大也會快速消亡。
就在這時,興複道境中那陳舊的青史竹簡再度重新展開,裏麵有著一幕幕影像出現,那確實這一方世界中漢、唐、宋的曆史銘記,為了收集這些,諸葛一花了十餘年,同樣為了提供足夠的棋魂力,他也攢了十年。
這些影像中大量的虛影僅僅出現了一次就融入大勢之力緩緩消散,不可持續複生,隻有大漢馬踏匈奴的一幕,大唐萬國來朝,以及大宋精忠報國的一幕被諸葛一牢牢的銘記下來,成為了源源不斷的王朝大勢之力供給三條大勢之龍。
當然,僅僅這些還遠遠不夠,不過三龍很明顯從出現之際就已經有了靈智,他們相互發出一道響徹天地的龍吟,旋即自己頭尾相連,大勢之力凝聚,化為三顆龍珠,每一顆龍珠之上隻剩下一個古樸的文字,分別是漢、唐、宋。
三顆龍珠猶如眾星拱月一般,快速流轉到大明的大勢之龍身側,此時的大明大勢之龍,早就不是最初的赤色小龍了,雖然因為同時分出三大片大勢之力顯得有些虛弱,可依舊傲視天際,威勢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