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混戰四起(1 / 2)

在達磨多眼中,諸葛一這一手是針對於他,可在諸多教練眼中,諸葛一的這一布局卻完全不是簡單的針對哪一個步驟。

“這一手攻心,確實無解,至少無論達磨多做出何種抉擇,都是錯誤的。”

“不過很顯然,達磨多做出了讓諸葛一最樂於看到的選擇,佛國即將不攻自破。”

“自毀國運,立地成佛,釋迦摩尼是超脫了,不過達磨多算是出局了。”

沒有人去質疑達磨多最終的決定,確實如果是正常對弈,到了這個時候放棄受到衝擊的國運,立地成佛,以一尊聖人作為基本盤,轉投思想領域這局的勝負不說十拿九穩,至少絕對不至於處於下風。

可惜這是在運之星位,達磨多為了國運最終還是在釋迦摩尼成佛後觸發了分道揚鑣,僅僅留下聖人級別的釋迦摩尼在運之世界後,遺憾出局。

當達磨多出局之後,釋迦摩尼明顯少了束縛,特別是之前幾十年一直束縛著他的國運、王朝,在這一刻,他不是那個王國之主,而是一心隻為蒼生的聖級佛主。

一聲傳遍整個戰場的佛號再度響起,無數剛剛還想要和諸葛亮一爭高低的佛門僧侶全部平和的念誦‘釋迦摩尼’佛號,同時原先屬於佛國的國運轟然潰散,其中一大半被一條從水流之中瞬間出現的炎龍一口吞下,剩下的一部分則是徹底轉化為信仰之力,變為一朵朵功德金蓮覆蓋在釋迦摩尼上方。

原先劍拔弩張的戰場,此時仿佛變成了釋迦摩尼的講壇,地湧金蓮、佛光四起,所有漢軍將士在此時完全失去了殺意,半晌過後,十萬漢軍竟然有近萬人放下了武器,選擇追隨釋迦摩尼而去。

至於原先佛國的戰兵,則更是誇張,雖然因為諸葛亮之策,大量戰兵有所動搖,可是當釋迦摩尼真正成佛之後,竟然有接近一半的戰兵直接皈依我佛,這其中甚至有不少親手收到家信的士卒。

對於這一點,無論是諸葛一還是諸葛亮都沒有任何幹預的想法,無論是以道境相抗還是物理幹預,完全沒有被納入計劃,反而是任由釋迦摩尼發揮著他的影響力。

因為這是國運之爭,正如有一大半國運頃刻間被炎龍所吞下一樣,哪怕是大量百姓僧人因為釋迦摩尼的原因進一步增加了信仰,皈依佛門,可這加起來也不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佛祖講佛三日,佛國之內宛如盛世,但三日之後,漢軍正式接管佛國,大量漢軍官吏接管本就十分畸形的佛國官府。

對於這種接管,自釋迦摩尼以下,所有佛門高僧完全不再搭理,一朝成聖,對於這世俗的一切,釋迦摩尼並不介懷,在他看來隻要此地不禁佛,百姓可以安居,那誰統治又有何區別呢?

這就是思想之道的恐怖之處,正常對弈,一旦被一位思想之道的棋手落子成聖,棋手根本不會去關心你王朝大勢如何了,他隻要在他的賽道走到極致,那麼無論王朝是誰,這位棋手就已經獲勝了,思想之勝。

可惜,這是國運星位,諸葛一根本無需在意釋迦摩尼對於棋局勝負的影響力,要是一個聖人就可以決定這些特殊星位的勝負,那李無為早就無敵了。

他隻要不去動佛門的逆鱗,不在這片原先的佛國地區去作死搞什麼禁佛,大家自然相安無事,至於佛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