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就在那看她一會皺眉,一會扒拉手指頭掐算,一會嘿嘿傻笑,就跟走火入魔的半仙似的,大家麵麵相覷沒人敢打擾她。
好一會終於等到她恢複正常,直直看向陶逢春:“我們自己搖蜜,麻煩少東家借貴寶地一用。”
陶逢春說:“去我家吧,這裏藥味重,怕給蜂蜜串味了。”
莫老大幾人背著背簍跟陶逢春兩人離開。
路過布莊時候小豆找陶逢春借錢去買了一大塊新白棉布;路過木匠鋪又找陶逢春借錢去買了兩個大木盆;路過雜貨鋪又又又找陶逢春借錢買了兩個陶盆;一並借了大籮筐和大秤,當然押金還是找陶逢春借的。
終於來到家門口,陶逢春已經被她弄得沒脾氣了:“還有啥要買的沒?”
小豆說,:“不用了,再去你家柴房找幾根木棍就行了。”
隨後小豆就帶著大伯他們一通忙活:大伯洗幹淨所有盆和棉布,去晾好。三叔負責把盆秤筐這些都放到指定地方後去給她爹幫忙,四叔用木棍搭出一個濾豆漿那種架子。
她爹則拿出搖蜜桶,小心翼翼一點點開始搖蜜。先搖的是水蜜,一小塊一小塊搖。搖完一塊把蜂房挖出來放旁邊大盆裏再搖下一塊,生怕把蜜搖不幹淨少出蜜。
等搖滿半木桶,就拿去給小豆她們過濾。架子四個角上綁好大棉布,底下放個大木盆,上麵不停轉動架子,蜂蜜經過過濾滴滴答答落進下麵大木盆裏。
小豆看了一下,這個蜜很純淨,過濾一遍就好了。
想到什麼,跑去找在旁邊石桌那喝茶的陶逢春:“少東家,麻煩你借一下紙筆,一會好記錄有多少蜜。”
陶逢春隔空點點她腦袋,起身去拿紙筆來。
史縣令喊她過去喝茶,她禮貌的道謝後,拿出自己家竹筒去倒了滿滿一筒茶水,去挨著給幹活幾個人喝。
陶逢春拿來紙筆問:“看什麼呢?”
史縣令笑著說:“看家庭和睦,唉,今天才見到什麼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陶逢春看著在院子裏來回穿梭到處幫忙的小小人兒,也笑著說:“我也是第一次見識到這麼機靈的小丫頭。”
當然他指的是這些普通農家人,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姐們,從小就在後院勾心鬥角,每一個都恨不能長八百個心眼子。
因為你即使不害別人,也得能保證自己不被別人害啊。腦子轉的慢的是沒辦法好好長大的,但是那種機靈跟這丫頭的不一樣。
或者說那不叫機靈,而是心機深沉。不像這個丫頭,雖然機靈可是眼神清正,是個純善的孩子。
整整忙活兩個多時辰,莫家兄弟把蜜全部搖好過完秤,水蜜4斤3兩多算4斤3兩,一共一百二十九兩。油蜜4斤6兩多算4斤6兩,一共二百三十兩。
8斤多蜜分別裝在剛剛新買的兩個陶盆裏收好。
小豆把皮重都除幹淨,拿著記錄紙一筆一筆把賬跟兩位金主爸爸交代清楚,最後還讓了半兩多蜂蜜的秤。
史縣令和陶逢春對了個眼神,眼中對莫小豆流露出一絲滿意神色。
確定賬目無誤,小豆又要來涼開水,把大木盆,兩個水桶,搖蜜桶通通洗涮一遍。甚至把棉布上沾的蜂蜜都一點點洗下來,最後竟然洗出來大半木桶蜂蜜水。
陶逢春看她那個會過樣,好笑得不行。
小豆正快樂的忙活著,轉身看到另一個大木盆裏的蜂房,一拍額頭噠噠噠跑過來看著陶逢春笑問:“少東家,蜂房您收不收,給多少錢一斤?”
莫老三他們都驚呆了:咱家豆也太會過了,搖蜜剩下的渣子都想拿去賣錢。不過別人又不傻,不能花錢買她的。
陶逢春逗她:“我花錢買你那麼多蜜,你也不說送我得了。”
小豆苦著一張小臉:“隻聽說過劫富濟貧的,今天才見識到什麼叫劫貧濟富。”
“剛剛買蜂蜜你就幫縣令大人壓咱家的價,都不知道讓咱家損失了多少銀錢,現在還要坑我的蜂房。”
“可憐我家家徒四壁,四處漏風,冬天漏雪,夏天漏雨,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就指望靠這蜜掙點錢修繕一下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