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笑眯眯的跟爺爺說:“爺爺,你不是跟我說咱家有事的時候,村裏人沒少幫忙嗎?幹脆讓以前給咱幫過忙的人家一起去村頭,三叔正好一起教了。”
莫老漢明白小豆這是在給莫家拉村裏人好感呢:教了他們這賺錢的法子,以後自家再有啥事,這些人為了不被人罵白眼狼也不能幹瞅著,肯定得幫忙。
雖然自家現在有個啥大的活計,幫忙的人也不少。因為自己四個兒子各個能幹,村裏人時不時就得求上他們幫忙,所以平時對自家大麵上還是過的去的。
由於村裏人平時不是求莫老大進城時候幫帶點便宜東西;就是求莫老二幫看看地裏收成不好該怎麼弄;或者求莫老三秋收後組隊,帶大家進一次山打肉吃;再不然求莫老四幫打個家具少收點手工費,所以大部分人家明麵上不敢跟自家撕破臉。
可是自家在村裏是個什麼名聲莫老漢也是心裏有數,那是臭的不能再臭,被別人說全家都是橫行霸道的臭無賴。這些話大人倒是無所謂,他莫老漢從來不怕別人嚼舌頭。
可是眼看著孩子們一年大似一年,到時候頂著個壞名聲,那可不好說親。再一個大孫子將來要考科舉,聽說名聲不好也有影響,嚴重的甚至不能做官。
心緒翻轉之間,莫老漢有了主意:“按說都是同村人,不教也不好。可話說回來,你們誰家有個賺錢的手藝不是捂的死緊,生怕別人學去。”
邊說邊指著鬧得最凶,一個勁道德綁架他家,好像他家不把這門手藝教會村裏人,就是眼看著村裏人去活活餓死的男人說道:
“你家婆娘最會做泡菜,你們家可是十裏八村為數不多能把泡菜賣出去掙銅板的人家。可是不要說把手藝教大家,就是村裏人跟你家要一點老鹵水,你家也是從來不肯給的吧。”
看著大家都轉頭看向自己,那個漢子縮著頭不敢再搭話。
莫老漢又指了指另一個蹦噠的特別歡實的老太婆:“你這老婆子一手孵小雞的手藝遠近聞名,要不咱們一起教給村裏人。”
那老婆子嚇的趕快往人群後躲,她是來占便宜的,不是拿便宜給別人占的。讓她把掙錢的手藝傳給他們,這些人怕不是想屁吃。
莫小豆崇拜的看著舌戰群儒,瞬間掌控全場的爺爺,給爺爺助陣道:“爺爺,我聽說村裏有些人老是說咱家壞話,咱們不要教給那些人。”
莫老漢摸摸小豆的頭,轉身跟村裏人說:“咱大人不記小人過,這次全村人都教。”
“不過有些村裏人平時在背後咋說咱家的,我老頭子不是不知道。這回咱們家把這賺錢的手藝免費教給村裏人了,要是有人還沒事給咱家頭上潑髒水……”
一個老頭帶頭說:“那就是白眼狼,黑心爛肺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玩意兒,誰敢跟這種人家打交道。”
村裏人都紛紛附和,表態說以後誰敢亂說莫家,他們第一個不答應。小豆一看:哎呀,比自己還會助攻,給這位爺爺點個讚。
結果一個不和諧的聲音說道:“還不知道能逮幾條魚,就在這裏收買人心。大家還不一定能靠這魚簍掙到錢呢。”
小豆直接被氣成河豚,鼓著兩頰正要開懟,剛剛那爺爺又說話了:
“人家把掙錢的手藝免費教給你了,你不知道感恩,在這說什麼風涼話。咋的,人家把手藝教給你,還得保證你每天打上幾大桶,還得幫你換成錢。”
“你咋不幹脆喊莫家直接送錢給你,還省的麻煩了。既然看不上這手藝你家不學就是,以後你家要是用魚簍打魚就是不要臉怎麼樣。”
那人被懟的不敢再吭聲,卻也不肯走,厚著臉皮跟大家一起等著學編魚簍。
那老頭哼了一聲,用大家都能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道:“學了人家手藝,不想著感謝,說人家點好話。還想給人潑髒水,那種人還是人嗎?”
周圍不少人都有點訕訕的,畢竟他們平時沒少說莫家壞話,莫小豆又一臉崇拜的看著這個爺爺:好厲害,是除了她爺爺最厲害的老頭。
最後約定大家今天晚飯後去曬穀場學編魚簍。莫老漢說:“全村人都可以來,沒時間來的也可以跟學會的村裏人學,反正不管跟誰學都是我三兒的徒弟,徒孫。”
村裏人被逗的哈哈大笑,都說自己得直接跟莫老三學,可不能當徒孫。
小豆更佩服爺爺了:這是防止有的人不要臉,跟別人學會編魚簍又不領她家的情。爺爺這話一出,你不管跟誰學的,都是我莫家教的。不是徒弟那就是徒孫,再在背後亂說咱家,哼哼,大家都唾棄你。
等村裏人心滿意足的離開後,莫老漢帶著小豆走到幫她們家說話的爺爺跟前給莫小豆介紹:“這是我兄弟,你二爺爺,還記得不?”
莫小豆了然:原來是自家人,怪不得剛剛替自家說話,一點不怕為了自家得罪村裏人的樣子。於是甜甜的喊道:“二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