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皇女的逆襲》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吐槽:真不是我不更新,而是熊孩子戰鬥力太強,我承認我是戰五渣,因此先用外篇頂上湊數ING
【時間】:西元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比利時,西佛蘭德省,伊普爾鎮
漢斯·馮·西克特唏噓出一口白汽,本能的緊了緊軍服領口。
從滴水成冰的漫長東線,轉調到炮火連天的西線,唯一能讓西克特感慨的,大概也就是自己的年齡。
他今年已經51歲了。
如果是作為一名基層部隊的軍官,這個年齡實在太老;幸好,朱紅色領章與金繡的矢車菊表明,西克特其實是一位德意誌帝國將軍。倘若還要添加一個修飾語,帶橡樹葉的英勇勳章會提醒說,“萬眾矚目”這個詞真的很合適。
畢竟,當下是戰爭時期。
從中校、上校、準將、再到少將,正常情況下至少十數年的軍旅資曆,被驟然降臨的世界大戰輕蔑拋棄。
一場本以為是速勝速決的鏖兵,現已糾纏著進入第四個年頭。
即便英勇剛毅的德意誌軍人屢屢獲勝,給予協約國敵人無數次沉重打擊,並且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均有疆土斬獲,可是……距離這場空前大戰爭的結束,依舊遙遙無期!
相信除了極少數戰爭狂人,絕對多數的國民和軍人都已疲憊不堪,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唯一仍支持他們繼續死撐的,大概也就是對勝利的希望。
亦或者,是對失敗的深深畏懼!
“唉,又是一個充滿陰鬱的日子……”同往常一樣,西克特眺望了眼天空,便搓著雙手,給自己點上一根煙。
半個月前,圍繞著伊普爾斯的連番戰鬥宣告中截,這場被稱作“帕斯尚爾戰役”,又或者是“第三次伊普爾斯戰役”的血肉磨坊,終於因為泥濘土地的補給問題,強製回歸平靜。
五十餘萬人的傷亡,不過是敵我功勳表上的統計數據,除了雙方戰線處偶爾傳來的冷槍冷炮外,再無其它消息。
就仿佛兩頭舔舐傷口的怪獸,在調息休整的同時,仍不忘裝腔作勢,用嘶吼與猙獰的爪牙相互威懾、威脅。
當然,西克特大概也算是猙獰爪牙的一份子。
按照威廉二世皇帝陛下的諭令,還有總參謀長保羅·馮·興登堡元帥與第一軍需總監艾裏希·魯登道夫將軍的副署,西克特被調派到606特種技術部隊擔任戰術指揮長官。
這支部隊,也就是傳聞中的“瓦爾基麗婭(Valkyrja)”連隊,哪怕其一線的戰鬥人員還編不滿一個排,卻是實打實的師級單位,更被公認為是對抗協約國優勢裝甲武裝的軸心力量。
僅剛剛結束的帕斯尚爾戰役,606部隊確認摧毀的英國馬克二型與馬克三型坦克就高達64輛,占己方總摧毀數的九成以上。
如此赫赫武功,也難怪被總參謀部視為瑰寶。
“瓦爾基麗婭……戰場上的……女武神嗎?”
吞吐著濃鬱的尼古丁氣味,西克特揉了揉僵硬唇角。長年的容克軍人做派,讓他看起來表情嚴肅,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可一想到接下去要麵對的年輕部屬們,西克特就忍不住長歎一口氣,神色黯淡。
她們,大都還是些孩子啊!
翻閱著一張張帶照片的黑白色簡曆,人類的良知與軍人的信仰在西克特腦海中激烈互搏。
都說“戰爭讓女人走開”,可我們不單將婦女們送入工廠,更連未成年的孩子都要……都要狠心的送進殺戮絞肉機裏去,這場戰爭我們真的能打贏嗎?
德意誌帝國……不,柏林,柏林究竟還能支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