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看完後哈哈大笑:已經一戰成名了!
想都不用想,教育局絕對會發文表揚,屆時全國關注報考的家長都能看到。
冉珺真是個小錦鯉。
怎麼就能這麼湊巧,正好發生在領導下來檢查的這一天,他們國防大明年的錄取分數又要漲嘍~
和清北齊名不再是夢!
如果國防大能在科技大賽上取得好名次,他的職稱說不準還能再提一提。
不行,不能讓小錦鯉吃虧。
校長給會計發送工作通訊:給冉珺單獨批一百萬的活動資金,咱們不能讓學生掏錢。
會計:收到。
校長絕對是抽風了,天天往外送錢。
-
這次的華國大學生科技創意賽,重點確實是在“創意”二字上,但冉珺認為,與資本利益絕對掛鉤。
所以她請於特助找來的幫手,一位是沈氏的科技領域顧問,另一位是沈氏的選品經理。
他們負責的領域不同,能站在自己擅長的角度上評價參賽人,最後由冉珺綜合考慮即可。
初賽開始——科技知識儲備方向。
冉珺的淘汰方法非常變態。
十個人為一組,必須都是同專業的學生,問此專業中的問題,先答對三道題的前五位選手晉級。
初賽同時測試了反應速度。
人數直接對半砍,所以很快就結束了。
然後複賽——動手能力。
冉珺把組裝好但是沒有裝芯片和仿生人皮的機器人模型拆卸開,打散零件放在桌麵上,學生一個個的進來考試。
隻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組裝成什麼樣就什麼樣。
因為選手不一定都是和機械專業沾邊的,所以這關隻是記錄,除非手特別笨,基本都給過,不淘汰。
初賽和複賽結束後。
一千三百八十六人中隻剩下了690個人。
這些人接下來將選擇進入個人/團隊賽道,自行決定,評委不予幹涉。
定於一周後決賽。
蘇心怡奔赴萬裏倒貼後,沒把軟飯男帶回來也就罷了,重返校園後還看到這種轟轟烈烈的場景,差點氣暈過去。
她不在這幾天怎麼發生了這麼多事情?
站在研究室門口,又聽見幾個人在商量組隊,抬腳就用細高跟踹開了門,“膽子都肥了,沒有我的同意就報名,信不信我讓你們全部延畢?”
果然是延畢警告。
他們根本不怕,按照冉珺提前教好的大餅說:
“蘇教授,我們報名參賽一是為了賺錢,二是為了給您爭光。您想想看哈,我們都是您的愛徒,若是能在華國科技大賽上取得前三名,您以後就能收到更多高質量的研究生。”
“不僅如此,您還有可能受邀去演講呢,屆時教育局都會對您另眼相看。”
蘇心怡心動了。
她現在擁有的專利全都是從別人手中,以犧牲美色出賣身體換取而來的,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
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