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比咱們這些老家夥都成熟。別在這兒杵著了,進去嘮?”
“好的。”
基地設有層層關卡,通過虹膜識別開放。
冉珺跟在眾人身後走著,最終停在一處完全封閉的實驗室門前,透過玻璃窗能看見研究員的一切活動。
隊伍中有專家歎氣,沉重說道:“我國大力投入金錢和人力物力,針對抑製癌細胞擴散藥物的研究,卻始終沒有進展。”
“雖然我不是醫學生,但我知道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可轉化易轉移,想要在抗癌道路上取得關鍵性突破,恐怕很難。”
冉珺想起2050年。
那時候的華國對癌細胞依舊束手無策,就更別提2023年了,恐怕如今的米國已經出現了醫療艙雛形。
不過,米國的做法實在是令人發指!
她要把這種現象提前扼殺在搖籃裏!
在場的專家都讀過郵件,明白冉珺的意圖和願望。
他們以為冉珺對華國沒有信心,所以一直抱有著懷疑態度,才遲遲不肯說出醫療艙的位置。
便互相對了個眼神,輪流進行思想工作:
“冉珺呀,可以把你自己想法說給我們聽聽嗎?我們這些個老骨頭在華國醫學界還是有地位的,至少替你做主沒問題。”
“拋開癌症治療,我國在醫藥研製方麵,比起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隻要你願意把醫療艙交給我們,就算是拚上這條老命,也要在死之前將它複刻出來。”
“你在郵件裏提到,希望華國得到醫療艙之後能夠做到四個不字,這一點我們醫科院可以向你保證。”
“如果它真的能解決癌細胞問題,冉珺,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華國會在世衛組織上擁有絕對話語權,人類醫學往前邁了一大步,你的名字將會被永久的載入曆史。”
“冉丫頭,你考慮好了嗎?”
所有人都不在乎冉珺是怎麼得到醫療艙的。
隻要她一心向著國家,國家就會護他一生,替她隱瞞這些黑科技的來源。
冉珺正是因為知道華國不能卸磨殺驢,所以她才敢暴露自己,心甘情願地將其上交。
“我需要一個寬敞的地方。”
冉珺說道。
她話音剛落,就見專家們紛紛行動起來。
他們在商討著位置,思來想去,感覺這個地方不夠大,那個地方又不夠隱蔽。
最後還是冉珺提出意見,“我這裏總共有30個醫療艙,其中僅有5個裏麵夾帶治療癌症的藥劑,室內肯定放不下,我看前麵的空地就不錯。”
她在2050年逃亡時,將所有完好和不完好的醫療艙全部收入空間體,連個渣都沒給米國剩下。
同強盜進村似的。
冉珺十分不要臉地想,反正空間體內部無限大,不拿白不拿。
30個!!!
專家們驚了!
他們以為能有1個就不錯了,怎麼突然冒出來30個?
太幸福了吧。
有人回神後問道:“在哪兒?”
“大家跟我來。”
解釋不如親眼見證。
屏退無關緊要的人後,現場隻有專家,冉珺隨手就從兜裏掏出空間體,當著他們的麵放出醫療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