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爺們兒,麻溜兒的起來嘿,快到點兒了!”隨著一口清亮的京片子,張凡極不情願地睜開了雙眼,一眼就看見了小王爺那亮閃閃的板牙。
“你丫心可真大嘿,不知道今兒個答辯院長來聽啊。”小王爺把張凡從床上拽下來,“你丫學位證不想要了啊,還不快點,要不是兄弟仗義叫起來你,你丫又得遲到…”張凡一邊自動屏蔽了他的嘮嘮叨叨,一邊開始穿衣服。
這是“終焉”發生後的第九十八年,張凡是二區區立大學的大學生,旁邊那個有一口亮閃閃板牙的京爺叫金亮。他倆都是一區來的,還是一個專業的同班同學,所以被分到了一個宿舍。因為金亮的家災變前是華國首都,他又姓金,一直聲稱自己是代清愛新覺羅家的後代,張凡幹脆直接叫他小王爺,他也樂的聽這個稱呼。
今天是他們畢業論文答辯的日子,所以他倆趕快收拾好趕去教學部。“凡子你見我胸表了沒?”小王爺一邊在更衣室的櫃子裏翻找一邊問道。
這所謂的胸表是衣服上的一個類似胸針的小東西,隻不過裏麵有個蓋革米勒計數器,能檢測衣服裏的輻射量,還有不少別的模塊,能起到身份識別等功能。
“沒有啊,你再看看是不是昨天你小子又把那東西掉你那舊靴子裏麵了。”張凡把胸表裝在衣服胸口的空位處,然後拿起小王爺的那雙一直沒丟掉的翻毛牛皮靴往地上一倒,一個黃銅色的小方盒就掉了出來。“嘿!原來在這兒啊。”小王爺趕忙拿起來,“走走走,快點快點,就因為你小子多睡了這一會,哥們兒都吃不上早上飯了。”
出了門,兩人便坐上了通道壁上的軌道車。和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現存人類居住的建築一樣,二區大的整體建築是完全密封的,建築體最外層是堅固的強化混凝土外殼,這是災變發生時人們研製出來的最堅固的建築材料,比起傳統混凝土強度有了質的提升,有傳言這玩意能防核彈,不過確實沒人試過。在外殼外部覆蓋有高壓電網,外殼內部是防輻射層,張凡剛開始知道建築結構的時候一直好奇當時人們建造這些建築的時候從哪裏搞來這麼多鉛來防輻射,後來才知道防輻射層裏麵除了一層鉛板還有一些保密材料,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僅依靠薄薄一層覆蓋就能使僅有二十毫米厚的鉛板阻擋致死量近千倍的輻射。再往內部一層是航天水準的隔熱材料,由於大量火山灰進入大氣,導致大部分陽光被遮蔽,地表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七十度,因而在修建隔熱層的時候負責人倒是下令用了這種昂貴的材料。整個建築體就是一些一大半都埋在地下的倒扣的,各自依靠通道連接的半球,隻有幾條地鐵通道和外麵聯通。這是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外麵那些隨隨便便就能要人命的大家夥和幾乎無處不在的輻射進來,雖然自“終焉”之後幸存的人們已經因為輻射產生了一些變化,但是輻射這東西還是盡量少接觸,畢竟沒有人知道過量輻射除了死亡還會帶來什麼別的可怕變化,沒有人想和島國那幫家夥一樣變成屍蠟狀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