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正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兩千正規家將家兵每個月不過消耗千石的糧食,若是每個月都有萬石糧食,自己哪裏還要看清和源氏的臉色!
“每個月萬石糧食,不過不要白銀要黃金,每次萬石糧食三千兩黃金,當場結賬。”王洪一口咬定了一兩五分銀子一石糧食,分毫不肯降低,不過許諾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這個價錢,隻不過隻認黃金,不認其他。
大村正友著實有些猶豫,要知道,三千兩黃金放在哪裏都不是個小數,這糧食雖然惹人眼紅,可也是要用真金白銀來換的,自己的封地倒是有金礦,隻是生產恐怕還跟不上這種消耗。
“家主還猶豫什麼呢,雖然現在看上去是吃了點虧,可要是等到來年春天,這糧價隻怕高漲一倍都不止,到時候家主將這些存糧賣給其他大名,錢不就有了麼?隻賺不賠的買賣,家主可要抓緊機會啊!”旁邊說的話小五郎在大村正友的耳朵裏麵分外地有誘惑力。
咬了咬牙,大村正友下了決心:“好,我買了。不過,你們不能再向其他大名出售糧食!”
王洪微笑著點了點頭,心中實則狂喜:糧食在大宋可謂廉價至極,即便在汴京,每年漕運過去的糧食也不過三四百文一石,至於江南的糧食產地就更便宜了,隻需要兩百文左右就能買到一石糧食,遼國的情況也差不多,每石糧食隻需要兩百多文。而一石糧食在倭國賣三錢黃金,按照大宋的金銀比來算,合大宋三兩白銀,在大宋若是私下裏麵將白銀兌換成銅錢,基本上是一兩銀子能換到一千三百多銅錢,如此算來,將糧食賣到倭國,那是二十倍利潤的買賣啊!
王洪忍住心中的激動,淡淡地問大村正友:“不知家主這邊可有銅礦賣?我家主人尊佛,打算在琉球建造一座全銅的大佛像,想要多買些銅回去。”在得到了大村正友肯定的答複之後,王洪並沒有說到底要買多少銅,而是說要回去稟明主人之後再作答複。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王洪實在是不舍得就要到手的三千兩黃金!三千兩黃金到了大宋那就是三萬兩白銀,到時候用這些白銀再來倭國買銅,那就等於提高了一倍的購買力,如此之高的利潤,隻需要賣糧的時候順路帶上就夠了,這種生意如果不做,王洪簡直能把自己掐死。
交易達成之後,趁著大村正友派人從船上搬卸糧食之際,王洪跟著小五郎在長崎轉了一圈,長期的情報工作讓王洪注意到了很多特別的地方。
“倭國,確切地說,長崎一地的居民都比較貧窮,他們不缺乏金銀,但是沒有堅固耐用的鐵器,日常生活中隻能用銅器代替。一斤好鐵足夠換到三斤紫銅,至於倭刀則更加的昂貴無比。倭刀是街頭流浪武士及家族武士的主要戰鬥工具,打造不易,重量輕,鋒利,但質脆,與重兵器直接對抗易造成斷裂、崩解等現象,一般有錢的武士總會多帶兩把備用。結論:如果對抗,建議選擇厚背大刀或熟銅棍比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