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說服琉球國王朝貢”是件艱苦卓絕的事情,李鴻盛做好了長期堅持的準備,所以他正在基隆的住宅內啃著新鮮的水果看內參。
李鴻盛在基隆的住宅比不上基隆的行政大樓那麼顯眼,若是在蘇州,這僅僅占地八畝的園子甚至不能夠提得上台麵。蘇州如今最為出名的園林是著名詩人蘇舜欽花了四萬貫買下廢園並整飭好的滄浪亭,占地足有一百多畝,李鴻盛的基隆住宅連它的個零頭都抵不上。不過在如今的基隆,絕對算得上是豪宅了。好在經受過阿Q精神的熏陶,每當李鴻盛無聊發呆的時候,就會想起後世每平方米上萬的房價,想想自己若是按部就班地畢業,每年掙的錢也不夠買間衛生間,他就覺得好一陣慶幸——還是穿越好啊,有錢有地有美女。
內參這東西大宋也有,不過名字叫邸報,內容重在朝政消息,凡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都是其收集抄錄的內容。原本是作為地方的大吏的專門信息通知,隻是精明的商人發現了商機,如今的大宋已經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售賣的牟利商人,很多基層的官員們都樂於花些錢去購買。這邸報的功用大體上相當於後世的黨報。李鴻盛並不打算在如今的基隆就發行報紙,依稀記得後世的二戰時期,有個英國人從德國人自己的公開報紙上就搜集了德軍詳細的軍隊資料及分布情況,搞得德國人還以為自己內部除了間諜。報紙的保密性太差,萬一有什麼消息流傳到大宋,出了事情可就不是一點兩點的麻煩了。但是自己和幾個高層還是需要即使知道基隆發生的大小事宜,因此讓人專門將最近發生的重要事項列出來,作為李鴻盛進行決策的內部參考。至於報紙,那還是等等,到基隆能夠真正站到世人麵前時再說吧。
最近李鴻盛比較關注的事情是基隆目前派駐在泉州外海的海軍,為了顯示假扮的海盜身份,在曹麻子和劉星兩個前海盜頭子的指導下幹起了“劫富濟貧”的行當。李鴻盛對此倒是沒有什麼異議,他一度也是對英國的個人掠奪證製度充滿向往,若不是因為如今基隆需要低調,他早就實施了。反正自己將來總歸是要造反的,跟大宋也算是敵國。海盜這個行當既能鍛煉海軍,又能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不過,李鴻盛發現,在海軍這段時間的海盜實習中,人員損耗頗大,如今基隆新增的傷殘退役軍人基本上都是海軍的。
“跳幫戰術不行啊,傷亡太慘重了。”李鴻盛合上內參,想著內參裏麵海軍八成傷亡人數來自於跳幫戰鬥的數據,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一支成熟進取的海軍需要極長的時間去成長,如今李鴻盛缺少的就是時間。要想在海上立足,強大的海軍是根本,可若是依據古老的跳幫戰術,大宋的水師輕而易舉就可以用人海戰術把基隆海軍給淹沒了。戰時每多一個受重傷軍人,就要多增加三個人手來輔助,後方也要為傷殘軍人的治療及日後生活負責,負擔極重。大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消耗得起,但是基隆消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