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心思,“毒誓”(2 / 2)

不過這件事情急不得,回到基隆之後還要挑選人手加以訓練,反正自己也說了,琉球來去極為不便,而且莫名其妙地勸人家低頭做小弟,這事情怎麼聽怎麼不地道,錢範兩位大人顯然也沒指望一兩個月就能成事。要不拖上個一年半載再說吧?李鴻盛不厚道地想著。反正這件事情李家的富貴是跑不掉的,其間正好還能用用這兩位大人,俗話說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浪費可是件可恥的事情啊。

不過勸說琉球國朝貢這個由頭還真是得到了李格非的讚同,顯然這位前朝廷大吏、如今的平民學者依舊對大宋充滿了感情:“盛兒,自陛下登基以來,我朝還沒有過海外朝貢的事情,這件事情若是做好了,那是大漲我大宋的威風,朝廷即使麵對大遼和大夏也能有了底氣。這件事情,你一定要用心去做。”

李鴻盛很是無語。沒想到一個不知所謂的海外國家前來朝貢,居然還能壯大宋的底氣,可見大宋的膽子小到什麼程度了,也難怪二十年後被金國一擊而破呢。

“嶽父,盛兒如今還是要帶著清照出海,您的那些個學生們我也要帶走。”李鴻盛說著說著,突然感覺李格非的神色有些不對,連忙補充,“當然了,我隻帶走一部分,還要麻煩嶽父您再帶一些學生。”看著李格非的麵色由陰轉晴,李鴻盛偷偷抹了一把汗。這老頭子還真是喜歡上了教育事業,要使自己剛才說以後不需要他教學生了,隻怕他會立刻把自己打將出去吧?

“嗯,聽你說在琉球國的事情也算是弘揚我大宋文化,這就好,狄夷入中國則中國之,隻要他們心慕王化就好。”李格非因為被李鴻盛搶走了不少學生,心情還是有點差,叮囑了一番,就揮了揮手讓李鴻盛回去了。

借著錢範兩位大人的東風,李鴻盛搜羅了一批工匠一起帶上了船,如今基隆正在往琉球群島擴張,各種人才都匱乏得很,搞得李鴻盛現在幾乎染上了人才收集癖,如同後世的《三國》遊戲一般,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人才(武將)全部收攏到自己麾下才行。同時由於秋收剛過,趁著糧食價格低廉,幾乎所有的船隻都裝滿了糧食準備運送去基隆。如今從蘇州運糧去基隆幾乎是基隆唯一接受的貿易,一來是為了以後人口增多做準備,二來如今基隆的烈酒在遼國極為暢銷,連帶著糧食消耗量也極大。

“兩位大人放心,小人定然竭盡全力。”站在蘇州的碼頭上,麵對前來送行的錢範兩人,李鴻盛做出一口吐沫一口釘的樣子信誓旦旦地朝著二人發下毒誓,“若是事有不成,小人終身不履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