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廣難封?那就封神吧!(1 / 2)

還是剛剛的那張畫布,李建成直接在畫布的一側,開始題字。

《憶飛將軍》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是唐初大詩人王昌齡的經典詩句,原名出塞,全詩分兩篇,寥寥數十字,道盡邊關疾苦,可謂是邊塞詩的巔峰。

不過有不少學者,對於詩中描繪的龍城飛將,存在一定爭議。

有人說是橫掃漠北的衛青,也有人說是威震大漠的飛將軍李廣。

不過既然李建成穿越而來,在那位大詩人的前頭,讓這篇佳作現世,那他索性就給人物定性了,就是飛將軍李廣啦。

沒辦法,誰讓你衛青好好的回來了,但人家李廣是真的戰死沙場了。

(這裏采用的是陳老師那版《漢武大帝》,裏麵的設定哈~)

再說了,衛青雖然對匈奴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打擊,但他常年待是在京城,隻有漢軍主動出擊時,才會上戰場,真正鎮守邊關,抵禦匈奴入侵的,還得是人家李廣。

正因如此,後期才會出現,李廣率領一旅偏師,便成功吸引出匈奴王庭的主力,讓衛青順利完成包圍,鑄就漠北大捷。

畢竟當時的匈奴人,見到飛將軍的旗號,那是真要拚了老命的。

個人覺得還是李廣更貼合詩詞的意境。

當然了,這些都隻是客觀因素,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李廣是咱老李家的先祖,

如今的李家,就傳承自李廣的孫子-李陵,這是李家家譜中早已寫明的。

隻是當年李陵因為家人被殺,原本詐降變成了真降,之後還娶了匈奴單於的女兒,躍遷至匈奴的右校王,融入匈奴王庭,成了名副其實的統治階級。

先祖投敵這段曆史,不管怎麼說都不怎麼光彩,作為子孫嘛,雖然不太好評價,但多少還是有些膈應的。

所以以往李家對於自己的出身,一向是絕口不提的,也就在小範圍裏流傳。

好在由於五胡亂華,經過那長達數百年的霍霍,如今北方的漢人,身上多少都帶點胡人血脈,即使皇室的楊家都不能幸免。

所以大哥不笑二哥,大家底子都不幹淨,倒也沒人會揪著這點說事。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一旦這詩成功安在李廣的身上,那身為飛將軍的後人,形象上就高大了不少,說出去都倍有麵子。

至於李陵身上的汙點,其實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當時武帝做的不太地道,這事擱誰身上都受不了,倒也不是不能原諒。

隻要等交流會結束後,編幾個話本,給自家先祖洗洗白,百姓也就欣然接受了。

隨著李建成將最後一筆書寫完畢。

畫布之上,霎時間霞光湧動,那五顏六色的光影,在畫布上來回翻湧,美不勝收。

就在此時,原本蜷縮在一旁的雄鷹,仿佛受到了什麼驚嚇,在空中不停撲哧。

可不等雄鷹飛遠,李建成畫卷中的意境升騰,竟化作將軍的樣子,隨即大吼一聲:

“何方小兒,安敢犯我大漢天威,李廣在此,還不速速前來受死!”

說完便抬手,彎弓,搭箭,騎射。

一套動作行雲流水,箭矢在空中宛若一道流星,一閃即逝。

原本撲騰的雄鷹,變得一動不動,隨後竟化作碎片,消散在天地之間。

這一幕,讓本就備受打擊的阿史那·沙冒,一口老血差點沒忍住噴出來。

(▼ヘ▼#)

【TMD,寫詩,你丫就好好寫啊!】

【老子在一邊抑鬱著,又沒去招惹你,你幹嘛對老子的畫出手啊,你這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