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引言(1 / 1)

公元二十年,淮都遭遇大安入侵,前線戰事吃緊,糧草供應不足,加之我方士兵節節敗退,朝廷不得不下令從各家各戶中派一名男丁去前線頂著。

這一舉動,不僅遭到朝廷命官的反對,還遭到百姓的謾罵,紛紛上奏當今皇帝是昏君、退位。

麵對四麵八方的壓力,皇帝深知越是如此越不能自亂陣腳,冷靜地下達命令後,尋思著什麼辦法最大利益化。然而大安的侵犯全然不給任何時間,沒有任何武力的男丁派去戰場猶如一條蟲子輕鬆被捏,不過兩日,敵軍即將兵臨城下。

經過眾多大臣的商議,一致認為隻有一條路能走,能否成功不得而知。

“和親……不可”皇帝堅決地否定這個辦法。

“眼下隻有和親能夠挽回局麵,隻要我們向大安發出“和親”的請求,對方如果答應,是我們對於保住疆土唯一的法子。”

“不可,絕不可,朕是不會答應的,就沒有其他法子嗎?”

大臣紛紛搖頭,不再言語。

皇帝麵臨著選擇,一邊是一國之都,一邊是自己最愛的女兒,無論哪個他都想留住。

大臣們急躁難安,議論紛紛,很希望有人能勸勸皇帝。

“陛下。”皇後身著鳳袍,一路走到大殿前,“陛下,臣妾認為“和親”不為一個好辦法,眼下戰況緊急,若真是唯有“和親”一條路可走,那我們為什麼不試一試呢?而且……而且芊兒請求由她來完成“和親”請陛下成全。”皇後的聲音慢慢變小,垂下了頭。

聽到這話,眾多大臣安靜了下來,眼裏滿是期待的眼神。

皇帝先是看了看大臣,再看了看求情的皇後,轉過身去,難為地說:“傳朕指令,向大安發出“和親”停戰請求,以此換來五十年和平。”

皇後雙膝跪地,麵向皇帝朝拜,“臣妾代永昭公主謝陛下成全。”

在其他人不知的情況下,皇帝與皇後流下了淚水。

沒人知道永昭公主聽說到國家受到危難時,有多麼急切,跑去大殿前,碰巧聽到丫鬟太監們的話,得知需“和親”才能解決國家安危,雖猶豫且害怕皇帝會同意,她還是選擇了前者。

最後,大安同意停戰,接受他們的要求。

——

次日,皇宮內貼滿了囍字,一眼望去皆是喜慶,然,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流露出笑容。

“公主,何必委屈了自己呢。”

妝奩前,永昭公主認真地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過了今日,永昭不再是永昭,是別人的妻子。

她的身後放著美麗的婚服,是她夢寐以求的婚服,嫁的人卻不是心愛之人,是素不相識,不了解的人,即使如此,她也不想把自己不好的情緒表現出來,不想讓喜慶的日子陰沉。

“別瞎說,這怎麼能是委屈呢,既是我主動提出的,自當我自願。”

丫鬟沒再說話,有些話還是不說的好。

公主身上的禮服襯托著整個人嬌小了許多,紅玉金杈,紅綢嫁衣,琉璃步瑤,每一件大婚需要用上的東西,都由皇後親自挑選。上花轎前,公主張望了許久,都沒等到要出現的人。

也罷,他又怎麼會來呢!

“起轎。”

花轎遠行,永昭踏上獨行的日子。

自此,大安遵守承諾,還淮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