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氏癟癟嘴道:“瞧瞧唄,也便占著是個‘長’字,一個庶出的孫子……”
黛玉便嗔道:“若論嫡庶,可不隻是三阿哥,大阿哥,這眾多皇子,除了太子以外皆是庶出,生的孩子也皆是庶出呢!”
董鄂氏一愣,似被戳到痛外,又想爭辯兩句,但卻覺無力,隻得歎口氣:“總之臣妾要盡快生個嫡出孫子出來。”
黛玉搖搖頭,這人腦袋是不是不太好使,跟個強驢似的,不過這就是觀念,她這觀念一旦形成旁的人想要改變自是很難。
幾個人雖然是自個兒極小聲地在議論,這些言論動作隻是被同桌的太子幾位側福晉瞧在眼裏。
雖並不清楚幾個人在談論什麼,但是女人的直覺是特別敏銳的,看著董鄂氏和伊爾根覺羅氏看弘晳的眼神便也能猜得一二。
其間弘晳的生母李佳氏因位份低微根本就不能來參加這樣的宮宴,作為太子府上的一個庶妃,現在出來隻會讓弘晳這樣的皇長孫身份蒙羞。
所以這席間太子的幾個側福晉此時看弘晳的眼神倒是與董鄂氏和伊爾根覺羅氏顯得十分一致了,眼裏皆是嫉妒和不屑。
隻見寶釵和另外兩個側福晉王氏和程氏也都麵色淡淡,寶釵的臉上坦然自若,眉眼彎彎,笑道:
“占著皇長孫的福氣,趕明兒姐姐也能懷上一個龍孫。”
被她稱為姐姐的王氏隻是淡淡地一笑:“再過幾個月嫡福晉可是就要過府了,到時候那還有你我的份兒。
妹妹若是想懷上龍孫還需加快些時日才是……”說完又輕蔑地看了一眼寶釵。
寶釵自覺討了一個沒趣,便訕笑一下,不再多說。
幾個人正在你來我往刀光劍影之時,宴席也便吃了一半了,忽見有宮人提著一行宮燈進來,這便是元宵節猜燈謎的活動了。
見領頭的公公提了一個四角龍頭黃紗燈,燈麵上已寫好了四首燈謎。
康熙便揮手道:“今兒個大家也來猜猜由太後親自出的這些燈謎,猜著的不要說出來,寫在紙上封了交上來,朕看看誰猜著誰猜不著,猜著的賞,猜不著的罰。”
旁邊的太後和一眾妃子們都笑起來:“皇上這是要罰什麼。”
“當是罰酒三杯!”
眾人才鬆了一口氣,若是罰得狠了這遊戲可沒法玩了。
就見李德全親自接了那頂宮燈依次走到席間,按著每桌轉上一圈,一個個燈迷都展示了。
輪到黛玉這桌,黛玉才仔細讀了這些燈謎,忽又想到上一世也是元宵節,卻是元春寫了燈謎讓大家猜那次,不由得臉上便露出一絲似曾相識的笑容出來。
這燈麵上四首燈迷,第一道便是: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打一景)
第二道: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打一物)
第三道: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打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