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這才想起來一個重要的人物,倉央嘉措啊,此時這個偉大的詩人還與自己一般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現在是康熙三十三年,而在康熙康熙二十一年二月,五世活佛羅桑嘉措就已經圓寂了,而作為教內最高管理官第巴大人,羅桑嘉措的親傳弟子桑結嘉措卻秘不發喪,以繼續借用羅桑嘉措的權威掌管教內事務。
遂對外隻稱活佛已進入入定,進行無限期的修行,靜居高內,不見任何來者,一切事務均由第巴負責處理。
康熙這個時候還不知道五世活佛已經死了。
原本是要等到康熙三十六年康熙才在準噶爾的一名降將那裏知道了西藏那邊與噶爾丹也有頗多聯係,遂大怒指責羅桑嘉措欺君行為。
桑結嘉措才被迫將在鄉村裏放牧了十四年的倉央嘉措找了回來,稱其為六世活佛。
從此也便開啟了倉央嘉措的悲劇人生,原本自由自在生活在牧區的倉央嘉措不得不離開自己的親人和戀人,踏上了修行之路。
而且又在他二十三歲之時,卷入桑結嘉措和拉藏汗的利益爭奪中,從而被康熙廢掉了活佛之位,還被指責為不受清規,不是真正的活佛,被康熙勒令押回燕京,而在押解途中圓寂……
至於到底是不是死了還是跑了,這便在曆史上也成了一個謎!
黛玉想到這裏不禁暗自聯想起來,若是桑結嘉措一早便開始籌備這一切了,也不難想到他應與噶爾丹私下有所權益交往。
對於桑結嘉措來說,他無非要的是對藏區的控製,甚至是高於藏區汗王的權利,因為神權才是對藏區的最大支配力。
這一世因為自己,是不是早一點揭露出這背後一些勢力,無疑康熙自是會去查的,隻要讓他對西藏那邊引起關注……
果然,默了一會子,就聽康熙道:“派人去查查桑結嘉措!若是他與噶爾丹有所聯係,那便廢了他這個第巴!”
索額圖一聽,便也皺了皺眉,對於這些政治敏銳的人,這些事當不需要有任何人提醒的。
在場的幾個人也都心裏猛然發現這幾年似有點過於忽略西藏那邊了,也過於相信他們了……
連明珠也點了點頭,雖然他和索額圖在爭太子位這上麵立場不一樣,畢竟不是一家人,自是支持自家的皇子,利益上就是對立的。
但是對外,那可是堅決的一直對外的……
“此事還得細查,若是那邊的人將手腳都支使到內廷來了,自是不能再大意了。”
明珠遂也看了兩眼索額圖,眼裏便有幾分輕蔑:這些事可都是你索額圖在管呢。
索額圖也明白他的意思,於是便道:“前幾年我們的精力都放在沙俄,才把《尼布楚條約》簽訂不久,卻又讓他們鑽了空子搞了個準噶爾,對西藏確實有些忽略了。”
明珠丟了兩個白眼珠子,意思便是:我索額圖可是做了一件不得了的事,那便是簽了《尼布楚條約》,你明珠去了嗎?
所以,明珠聽了也便心裏冷哼了兩聲沒吭氣了。
於是接下來幾天,康熙便著人進行了仔細的查找,以期將這潛伏在內廷或者是蒙古那位親王附近的下藥之人找出來。
卻皆一無所獲,形勢也便搞得有點緊張,這原本歡歡樂樂的塞外行顯得情形有點嚴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