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日記(1 / 2)

村長知道了這件事,知道如果女生如果留在村裏,實在是太可惜了,隨即開始組織募捐,這是村裏的第一個大學生,能走出去就必須走出去,實在是不應該在留在村裏。

經過村民幫助,第一學期的費用終於湊齊,女生帶著心裏的願望和學費離開了這個小村子。

村民不知道這位女生心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心願,而且為了這個心願努力的奮鬥著,他們隻是為有人能走出這裏而高興,他們和女生不知道的是,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麵。

離開村子的姑娘開始對以後生活的向往,她覺得以後的村子一定能富裕起來,不再為以後生活而苦惱。

來到學校的她依舊努力學習,從不和別人爭搶的她,被社會狠狠地給她上了一課。

第二學期,女生已經沒錢在交學費了,她趁著假期打工的錢根本不夠,正在這個時候,有人向她介紹了校園貸,隻需要學生證和身份證就可以貸款。

女孩心動了,拿著自己的證件,她來到一個掛著某某信貸公司牌子的地方,接待的她是一個和藹的中年男人。

經過簡單的介紹,女生決定貸款2000元,男人很痛快,拿著女孩的身份證和學生證開始為她辦理貸款。

在簽了好幾張協議和借款合同後,當天女孩就拿到了錢,有了錢的的她依舊做著兼職。

大二的時候女生又去了這個公司,還是那個男人接待了她,女生對他很是感激,這次男人向她介紹了一種借款更多的種類,起初女孩很感興趣,後來男人說需要拍照。

當女生知道是什麼照時,就果斷的拒絕了,男人也沒勸,隻是又幫她貸了2000元,不過因為上一次貸款還沒關,所以女生的身份證被就留下了。

女生拿著這些錢和自己兼職得來的錢,終於又湊齊學費。

等到今年暑假的時候,一個電話打破了女生所有的希望。

原來是借貸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想控製所有借貸女生,讓她們幫自己賺更多的錢,但是這個女生沒同意,所以他們隻好從其他方麵賺些好處。

拿到女孩的身份證後,借貸公司用她的身份證辦理了許多的借貸業務,半年時間他們一共借出六十多萬。

直到暑假後,第一筆借貸的還款時間已經到了,她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六十多萬的債務。

女生開始尋找各種解決辦法,找學校,學校說女生已經成年,又是自己主動去借貸公司借款,之後的借款雖然不是本人去的,但我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拜托別人幫你辦理貸款。

後來女生選擇報警,但是警察對這種也是很是無奈,他們可以把借貸公司關停,把有關人員全部抓起來,但有什麼用?女生的債務依然存在,他們也不能讓銀行說‘這筆錢不用還了。’

經過多方溝通,女孩需要近期還掉所有欠款。

日記的最後一頁,是女生對社會、人生的極力否定,她在日記裏說她看不到一絲希望。

林夕感到不對勁,剛想掏出手機報警,就聽外麵突然傳來一聲悶響,像是有什麼東西墜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