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幾個星期的緊張學習,同學們漸漸從假期中適應過來。
一場月考,徹底拉回了同學們懶散的性子。
連續三天的考試,還沒等同學們喘口氣,星期一同學們再次來到學校的時候,月考的成績已經貼在了教學樓的宣傳欄上。
在早讀的時候,孫老師把成績單發給每個同學。
“把成績單拿回家,讓你們父母看看,簽了字再拿回來,寄宿生下個星期一把成績單交上來就行。”
“啊,不要啊!”
“這下慘了!”
下麵同學一陣哀嚎,孫老師敲了敲講桌,繼續道:“有的同學雖然考的不好,但我們班的平均分這次還是不錯的,隻比二班少了零點五分,差一點咱們班就是年級第一,下次努力爭取多考一點,行了,準備上第一堂課吧。”
林夕看著手裏的成績單,語文146,數學150,英語131,物理95,化學92,曆史100,地理100,生物93,政治97,總分1004,班級第1,年級第1。
總分林夕在上樓時已經在榜單上看過了,第二名是二班的一位同學,1003分,隻比自己少一分。
林夕知道以前的優勢自己已經沒有了,以後需要更加努力了。
周三早讀的時候,林夕被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
“省裏下個月準備舉辦青少杯知識競賽,下個星期一學校開始選拔,你有沒有興趣參加。”
林夕沒想到是這個事!想了想點點頭,“行,沒什麼問題。”
聽到林夕答應,孫老師欣慰的笑了笑,
“那你這幾天好好準備。”孫老師讓她回去,並給她一份競賽資料。
去年上麵的一份報紙上的一篇報道引起了多方關注,報道上說華國教育不應該隻有書本教育,應多方、全麵的教育下一代,不能隻會紙上談兵。
今年省裏更是加大了對青少年課外活動的支持力度,教育部門去上麵申請經費由以前的拖拖拉拉,今年出奇的順利。
這次的青少杯知識競賽,是由省宣傳、教育、公安、衛生、科技多部門聯合舉辦,要求全省各初、高級中學積極參加,知識競賽為個人賽,題目由多部門共同研究出題。
競賽分四輪,第一輪是各學校按百分之一錄取,內部選拔。
第二輪,是以縣區為單位,選出20人參加市賽,
第三輪市賽,選出最強10人,參加最後的省裏的決賽。
決賽由電視台全程直播,選出一等獎一名,獎金十萬,二等獎三人,獎金每人五萬,三等獎六人,獎金每人兩萬;四等獎四十人,獎金每人一千,優秀參與獎若幹,獎品待定。
一連幾天,林夕放學回家都在網上尋找這方麵的例題和知識點,星期六、日更是沒有出門。
星期一下午林夕和袁麗麗一起參加了學校的初級選拔,此次學校共有兩百多人參加,經過一個下午的選拔,林夕和袁麗麗雙雙平穩晉級,不過她也發現在有些地方自己還是有一些不足。
這次學校選拔,水城一中一共選出48名同學參加下個星期的縣賽,期間學校為每位同學準備了競賽題目。
此次選拔,學校裏出的題都挺偏的,好多知識根本不是現在的學生能接觸的。
不過林夕準備的還算充分,在眾多同學中還是挺亮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