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後,人員分配完畢,選出來的八個隊長找到林夕彙報自己所部情況。
劉青峰,其父是洛平關的軍士,所以他從小就在洛平關生活,後來父親戰死,劉青峰子承父業進入黎老將軍麾下,打過不少仗。
因為軍事才能很強,被第一個選出來,成為戰鬥一部隊長,人員是以前的手下加上願意入伍的青壯,一共兩千人。
黎諾,黎家家生子,從小就跟在黎大公子身邊,第二個被選出,成為戰鬥二部隊長,人員是以前的手下加上一些願意入伍的青壯,共兩千人。
王林原冀州守將,後來冀州失守,王林率部護送慶平帝到達洛平關,帶領屬下和一些青壯組成第三戰鬥部,共兩千人。
唐弢,以前平州城守將,和以前的下屬一起組成第四戰鬥部,共兩千人。
蘇惟生,慶平元年進士。在官場上因為沒有過硬的關係,被分配到平州下麵的一個縣城任父母官。
負責安頓下來後教授孩子知識,現任孩子王,帶領一幫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李芍,醫者,帶領一些會醫術的醫師和六百名婦女組成醫療隊,共六百一十七人,負責所有病患。
蔣大娘子,蔣青,農村婦人,因為識字和為人和善帶領剩餘兩千一百二十九名女子組成後勤部,管理衣食和輕鬆的活計。
秦老頭,秦學義以前的工部侍郎,帶領剩餘的百姓,共五千三百零二人負責貨物運輸,和後期的農田耕種。
剩下的軍士都歸在林夕麾下,一百三十名以前的皇宮侍衛,現在依然守衛在皇帝身邊,四百名有過探馬經驗的人負責情報搜集和信息傳遞。
整支隊伍全部人員已經接近一萬八千名。
九月二十五,太陽剛剛升起,隊伍已經全部吃完飯,林夕安排完行進順序後,開始帶領第一、第二戰鬥部開始進山。
緊隨的是醫療部,下麵是第三戰鬥部負責行軍途中的居中策應,後麵是孩子和百姓行軍途中負責打掃戰場,最後是第四戰鬥部,負責斷後。
後勤部分散行進,負責各部的夥食。
經過五天的行軍,林夕和先頭部隊終於看到小路的盡頭,附近還是和以前一樣有著不少青壯牧民。
等到黑夜,林夕先行一步,小心的摸近帳篷。
幾隻牧羊犬好像是聽到了什麼動靜。汪汪的叫了幾聲,林夕看準時機,一刀一個輕鬆解決,狗聲消失,可能是知道這裏不會有什麼危險,帳篷裏沒有人出來查看情況。
再次回返,林夕給大家簡單描述下麵營地的基本情況,隨後戰鬥一、二部小心翼翼的摸近牧民的帳篷。
寂靜的夜晚,突然被淒慘的慘叫所打破,小小的營地頓時像燒開的水沸騰起來。
林夕身先士卒,挑起門簾,閃身進入,在裏麵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先一刀解決一個。
旁邊一個聽到聲音從夢中醒來,剛剛坐起,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白光一閃,頭顱從脖頸上飛起,鮮血瞬間噴出。
又解決一人,其餘人終於在迷糊中反應過來,來不及穿衣服,快速尋找武器,有幾個有準備的人抽出放在身旁的彎刀先向林夕衝來。
當——的一聲,兩把刀砍在一起,彎刀瞬間斷裂,彎刀的主人愣在當場。
林夕沒給他機會,‘隱茫’又一次閃過。解決完最後一個人,從這個帳篷裏出來,打算去下一個帳篷時,林夕才發現戰鬥好像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