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廳海棠花開的正豔麗,周岩想起十幾年前,第一次來西花廳的情形,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周主任,先生正在會客室等你呢。”翔先去秘書看到駐足不前的周岩,小聲的提醒說道。
路秘書也從當年活力四射的年輕人,變成了成熟穩重的中年人,聽說過一陣子,也要到地方任職了。
風暴過去兩年了,國家秩序回歸正常,在周岩跟保健組的精心調理下,翔先生晚年的身體一直很好,在教員走後,力挽狂瀾將國家帶回了正軌。
不過終究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自從總設計師出來工作後,先生已經逐漸開始權利交接,退居二線了。
國家撥亂反正後,先生少了很多煩心事,尤其是上個月正式發文,正式開啟了開放的大浪潮,相繼開放的經濟特區,雖然偶爾有些波折,不過大勢是向前發展的。
這兩年先生做了很多大事,重新恢複高考,讓大批老幹部出來工作,又製定了開放的路線。
會客廳裏先生正跟總設計師等著周岩,國家百廢待興,各行各業正需要人才的時候,三十九歲的周岩,正處於事業上最好的時間段,年富力強,又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兩位領導都對他寄予厚望的,希望他為國家的醫療戰線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可沒想到還沒等到他們兩位找周岩談話,周岩就遞交了一份辭職報告。
前年十年風暴結束後,周岩結束了為期五年的醫療援助,回到解放總院擔任副院長的職務。
吳院長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他極力的向上級部門推薦周岩,這些年周岩的成績擺在那裏,他是眾望所歸的繼任人選。
路秘書給周岩倒了杯茶後,翔先生開門見山的說道:“小周同誌,你的報告我們看到了,我跟光榮同誌,就是想找你了解下情況。”
這些年的相處下來,翔先生是真心將周岩當成了晚輩,周岩說道:“先生,我以前就跟你閑聊過,中藥的未來是在發展中成藥上,我手裏有幾張古方,還有這些年鑽研的藥方,我一個人能治多少病人,能將中成藥產業化,才能救治更多的人,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年一直忙於工作,疏忽了家庭,還有就是我也想換一種活法。”
翔先生點了點頭,說道:“我們鼓勵開放的目的,就是發展多種形態的全民經濟,我們尊重你的選擇,不過市裏的領導有意見,說你是土生土長的四九城人,學習工作都在四九城,可是現在來辦藥廠,卻跑到千裏之外的鵬城,四九城裏也有不少待業青年要解決工作問題。”
周岩笑著說道:“先生,我也想造福鄉梓,隻是鵬城那邊的條件更優越,當然更重要的是,藥廠開始的市場定位港城和彎彎,還有國外市場,可以利用這些市場豐富利潤來快速回本,還有可以幫國家賺取外彙,鵬城這些方麵有天然的優勢。”
先生笑著對邊上的總設計師說道:“光榮同誌,小周同誌的解釋,你有什麼意見?”
總設計師笑著說道:“小周同誌考慮問題很全麵,現在全國外彙儲備就那些,各行各業要引進技術引進設備,都需要大量的外彙,我們現在能賺取外麵渠道太有限了,隻能低價出口農產品和基礎能源,這都是發展的陣痛,要是小周同誌的藥廠,真的開辟了海外市場,我們肯定會大力支持。”
兩位領導也知道,援助醫療的那幾年,周岩在國內外建立了廣泛的關係網,港城和彎彎這十年崛起的幾位神秘人物,和周岩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次西華廳之行沒有白來,從兩位領導這裏拿到了政策,國家前期提供低息貸款,還有讓周岩從四九城的醫院中,選用藥廠需要的人才。
周岩回到四合院的時候,正看到劉光福兄弟匆忙往回趕,手裏一人還提著一個紙包。
政策開放後,劉海中打通了軋鋼廠的關係,開始了鋼材倒賣,大半年的時間,手頭上就闊綽了起來。
劉家成了四合院裏,第二個裝了電話的家庭,劉海中更是將幾個兒子指揮的團團轉。
這十幾年都沒回來過的劉光齊,國慶節帶著一家老小,從隔壁城市趕了回來,在家裏住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