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三大爺一家,蔡玉玲有些後悔的說道:“兒子,這次又是我心軟了,以後院裏再有人求醫,就讓他們去醫院好了。”
將蔡玉玲扶著坐下,周岩笑著安慰說道:“媽,醫生的工作就這樣,人在遭遇病魔的時候,情緒有些失控是可以理解的,怎麼說,三大爺也是我的老師,這點小忙該幫還是幫的。”
蔡玉玲點了點頭,轉移話題說道:“今天我又收到了你爸的來信,今年過年他準備回家過年。”
對於父親周國強的印象,全是來自前身的記憶,三年一次探親假,周岩穿越還不滿三年。
周岩想了下說道:“媽,我爸支援三線建設這麼多年了,要不要我想想辦法,把他調回來。”
蔡玉玲知道兒子,認識了不少大人物,可是想到丈夫的性格,就說道:“這事不著急,等你爸回來了再商量。”
周國強原來就是軋鋼廠的工人,現在工作關係還在軋鋼廠,屬於名義上的外調人員。
按道理來說,周國強早就可以回來了,隻要他技術精湛,工作踏實,那邊的領導舍不得放人。
周國強是部隊轉業人員,他們那批人對國家的感情,是真的沒的說的,隻要國家有需要,天南海北眉頭都不皺一下,舍小家為大家是光榮的。
看著家裏的環境,周岩說道:“媽,回來的時候,三大爺跟我商量,把院裏的門檻都弄一下,我想著趁這段時間,把家裏稍微修整一下,爸回家過年住著也方便。”
周家銀行存款有五位數,蔡玉玲知道這院裏人,都很不簡單,所以平時都很低調。
不過兒子說的也有道理,丈夫三年回來一次,是應該讓他住的舒適點,讓他感受到家庭溫暖。
另外她還考慮到,周曉白的家境不一般,有一天人真要嫁進來,也不能太委屈人家姑娘。
蔡玉玲考慮的更多,丈夫周國強今年才五十歲,以他的性格,在退休前是不太可能願意回來的。
當初她懷上小姐妹的時候,希望丈夫可以調回京城,幫助分擔一下家裏的壓力。
可是周國強隻來了一句,既已許國,難再許卿,她也不知道這個大老粗,怎麼文縐縐的來了這麼一句,好在兒子懂事,幫她分擔不少的壓力。
周國強三年才有一次探親假,要是可能的話,蔡玉玲希望這個春節,兒子把終身大事解決了。
蔡玉玲點了點頭,說道:“兒子,你爸回來一趟也不容易,你那邊抓抓緊,趁著年底你爸在家,最好把事情辦了。”
“啊!”才正式交往一個多月,現在到過年,滿打滿算就三個半月,自己這未來老丈人還沒見過呢。
周岩苦笑道:“媽,這事要不等我見過曉白的父母再說。”
蔡玉玲也知道有點為難兒子了,說道:“兒子,媽就是這麼一說,你也知道你爸那個人,我就怕你到時候真要結婚,你爸回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