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裏,秋風瑟瑟。
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沒有二十一世紀超級大都市的車水馬龍,高樓林立。
匆匆而過的行人,衣衫不光鮮,可是臉上的那種驕傲自豪的神情,是這個年代的人才擁有的。
這個時候走在路上的,大多數都是工廠的工人,在這個年代工人和軍人是最光榮的職業。
“叮鈴鈴!”摁了下車鈴,周岩騎著自行車拐進一條有些破舊的街道。
銅鑼巷九十八號,一處三進院的四合院,周岩穿越的時候,就是九十八號四合院的住戶。
前院住著院3裏的三大爺一家,還有住戶甲乙丙三家,甲乙丙三家隻有在開全院大會的時候,才有機會露麵。
中院住著劇中的核心人物,一大爺易中海兩口子,四合院戰神傻柱兄妹倆,白蓮花秦淮茹一家六口,胡同口的修鞋匠蔡大福一家五口,還有兩家軋鋼廠的工人家屬。
後院住著二大爺劉海中一家四口,放映員許大茂兩口子,五保戶聾老太太,周岩一家五口,還有工具人住戶兩家。
周岩進院的時候,三大爺閆阜貴正貓著腰擦他的寶貝自行車。
三位管事大爺,一大爺是廠裏的八級工,每月工資九十八元,家裏就兩口子,平時日子過的很簡陋,大部分的工資都存下來養老,以一大爺的工資和工齡計算,老兩口的存款至少五六千。
二大爺劉海中七級鍛工,工資八十多,隻是大兒子結個婚,把家底掏了個七七八八。
劉海中的三個兒子中,他對大兒子是最好的,幾乎是有求必應,可是大兒子是個妻管嚴,結婚後工作關係轉到了外地,老兩口子是見不著,也摸不著。
三大爺閆阜貴是個小學教員,教書育人二十多年,工資不高不低,四十多元錢,可他家人口最多,三子一女加上剛進門的兒媳婦於莉,所以日子過的最緊巴。
三大爺一抬頭,就看到右手提著自行車車杠的周岩,笑著說道:“周大夫,我上次跟你說的事,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周岩愣了一下,三位大爺中,三大爺除了精於算計,並沒有什麼害人之心。
加上閆阜貴自認為,這偌大的四合院幾十口人,隻有自己跟周岩算得上知識分子,所以也高看他一眼。
一看周岩的表情,閆阜貴就知道,他沒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鏡,說道:“你看著我們院裏門檻都挺高,你住在後院,成天扛著自行車進出不方便,這院子裏就你我兩家,許大茂,還有雨水有自行車,我琢磨著找泥瓦工,把門檻弄一下,你們進出也方便。”
周岩這才想起來,前幾天閆阜貴是跟自己提過一下,隻是自己當時正急著上班,就讓三大爺看著辦,到時候工錢材料費算自己一份。
醫院裏事情忙,這些小事周岩沒往心裏去,可是眼瞅著好多天過去了,三大爺這邊一點動靜都沒有,周岩也有些好奇:“三大爺,我不是同意了嘛,花多少錢算我一份,三大爺,你不會是不放心我,怕我賴賬吧?”
閆阜貴嘿嘿的笑道:“這不能夠,那麼大醫院的一把刀,還差這點小錢,就是有些小問題,傻柱不肯出錢,說雨水一個星期難得回來兩天,你跟許大茂住在後院,你們倆要出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