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1 / 1)

“你不會是自己也解不開了吧?”雙澄努起嘴。

他失笑:“怎麼會?你看看這夜色。”說著,他將窗子推開了小半,外麵已是月上中天。雙澄訝然:“怎麼不知不覺就那麼晚了!”

“回吧,你身體還虛弱,本不該待那麼久的。”他放下九連環,見雙澄要脫下那鬥篷,便抬手製止了她,“等我片刻。”

她不明所以地留在了屋裏,九郎獨自出了門,沒過多久便又回來,身後還跟著馮勉。雙澄見了馮勉有些赧然,馮勉卻還是笑嗬嗬的,朝她一躬身,道:“九哥讓我送你回去,這鬥篷由我帶回便可。”

她紅著臉點點頭,向九郎輕聲道別後,跟著馮勉出了小院。

一路上馮勉什麼都沒問起,雙澄也不好意思說話。兩人安安靜靜走了許久,經過映月井之後,雙澄已望見前麵的竹林,便請馮勉可以就此止步。馮勉卻道:“還是將你送到房前,再說在這裏取下鬥篷也會著涼。”

雙澄推脫不過,隻好讓他陪著穿過了竹林,她在小院門前解下鬥篷交還給他,馮勉向她告辭後便匆匆離去。

乍一卸去了鬥篷還真有些發冷,她抱著胳膊鑽進了屋子,關門時卻聽院牆方向有輕微聲響,像是有人踏碎磚瓦。雙澄一驚之下探身張望,可四下裏寂靜無人,高高的院牆上亦是空空蕩蕩,唯有月光如水,照得一地清寒。

她疑惑不已,又等了半晌見還是沒甚動靜,便關上門回到了屋中。

此後的幾天內,太清宮眾道士繼續那太平醮的儀式,九郎還是循例前往太極殿進香。雙澄病愈之後,依舊以少年的裝束隨同其他侍從守在殿外。因九郎不能隨意走動,她與他隻能在入殿與出殿時相互見到,而周圍人員眾多,兩人即便相見亦不能交談,雙澄甚至都不敢多看他一眼。

但她卻覺著這樣也不礙,隻要知道九郎就在殿內,而自己守護在外麵,就不會悵然失落。

第四日午後,九郎才從偏廳出來準備進太極殿,一名小道士匆匆趕來,說是門前來了許多人馬。

近旁道人們麵麵相覷,九郎卻道:“應該是皇叔到了。”正說話間,自大門方向行來兩列衛兵,其後便是風采翩然的淮南王,身後有數名幕僚緊隨。與那日在亳州略有不同,今日淮南王穿著素淨的白紋錦緞長袍,腰佩大帶,發束銀冠,更襯得臉容如玉,眉峰上挑。

“皇叔怎沒讓此地縣令陪同而來?”九郎帶著馮勉等人上前迎候,淮南王抬手一笑,“本是虔心進香之事,哪還需那些官員陪著?我看你亦是輕車簡從,若我這個做叔父的還有意作態,豈不是叫人非議了?”

九郎稱是,轉而請來棲雲真人。淮南王向真人恭敬稽首,道:“孤年幼時亦曾跟隨先帝前來此處進香,不知真人可還記得?”

棲雲微微一笑:“先帝當時在太極殿前令眾皇子賦詩,王爺雖年少卻出句不凡,貧道也是甚為讚歎的。”

淮南王笑歎道:“那時候在先帝的訓導下苦讀詩文,如今卻荒廢了大半,實在有愧!”他又拍了拍九郎的肩膀,“倒是我這皇侄自幼聰慧,又不像我沉不下心來,以後定也是有所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