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三,城裏有名的茶商鄭健泉前來官府尋母。這個商人我在茶樓見過幾次,他的茶葉質量上乘,但價格很高。我在賭坊也見過他一次,我去賭坊自然不是去賭錢的,而是去抓一個被舉報的老千。鄭健泉在另一張賭桌下注一千兩銀子,引起了周圍的人一陣起哄,我便也就聽到了。至於他那場賭局有沒有贏,我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我抓到了我的目標,已經離開了賭場。
鄭健泉說他想找失散五年的鄭家主母趙氏。趙氏是他父親鄭承財十年前娶的續弦,鄭承財過世後,趙氏留下書信便離開鄭家了。鄭健泉是鄭承財二姨太的兒子,也是鄭家的獨子。另外他還有個妹妹,她是三姨太所生,三姨太早逝,她便一直跟著二姨太和哥哥生活。
“你的主母趙氏,當年為何要離家?她離家時帶走了多少銀兩?”我問道。
“我不知道主母為何離家,總之父親的熱孝剛過,她便給我娘留下一封信,便離開了陵洲。她沒有帶走多少銀兩,我記得我娘當時還拿著一百兩銀子勸她‘至少帶走這些’,但她也沒有拿。”
“那如今,你怎麼又想起找她了?”
“最近,最近我娘說漏了嘴,說主母當年之所以離家,是擔心我長大以後,把沒有子女的她趕出家門。我絕對不會這麼做的。主母一直待我們很好,所以我打算找到她,把她接回來好好贍養。”
“你父親臨終前,是如何分配家產的?有沒有給你的主母留下財產?”
鄭健泉想了想,說:“他把大部分家產都留給了我和我母親,分給妹妹一千兩,分給趙氏五百兩。”
“如果真如你所說,你的主母離開你是害怕你趕走她,那我們一定會盡力找到她並勸她回來。不過在此之前,我可否先見一見你的母親,有些問題我還想問問她。”
鄭健泉爽快地答應了。他把我帶到鄭府,見到了他的母親。他的母親王氏是個風韻猶存的中年女子,她笑盈盈地迎我入座,給我沏上了一壺好茶。
“泉兒,你先去書房看會書。”王氏對兒子說。關上門後,王氏便對我說:“大人,您來找我,是想問大太太的事吧。”
“是啊。我對她當年離家的事感到很困惑。她真的是怕你的兒子長大後把她趕出家門,才主動離開鄭家的嗎?”
“她是個低調的女子,她比我後嫁進鄭府,雖然是鄭家主母,但她還是把我當成主母,總是對我恭恭敬敬的,老爺去世後,她總是把自己看成外人,或許是擔心我們看不慣她,所以帶著老爺給她的那些銀子便離開了鄭府。”王氏說道。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王氏無奈地笑笑,繼續說道,“就是她想回鄉去照顧前任丈夫的婆婆。”
“哦?這麼說,她是改嫁過來的?”
“唉,她是個命苦之人,”王氏歎息道,“她是被前任丈夫和婆婆賣過來的。”
王氏說著,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從裏麵抽出一封信箋。她把信箋遞給我說:“這是趙氏五年前離家時留下的書信,您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