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小時候的譚梅特別的肆意妄為,可惜,好景不長,她母親知道了她父親前五任妻子的事情,兩人每天都爭吵。
後來,她有了小她一歲的妹妹,在後來她又有了比妹妹還小兩歲的妹妹,可是因為她是妹妹,被城裏一對陌生的生不出孩子都家庭收養了。
小時候的譚梅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要把妹妹送走,隻是看著那車大半夜開進他們家院子,匆匆的抱著孩子就走了,譚梅甚至都不記得那個妹妹長什麼樣。
在有弟弟之前的記憶裏,譚梅和她的妹妹像一個沒有家的孩子,因為計劃生育,她們倆從小就是在親戚家輪流住。
在有弟弟的那一年,她的父母帶著她還有弟弟進城了,留著妹妹和奶奶在老家生活。
也就是那時候她才知道原來上學是要有學籍檔案的,人是要有戶口的。
因為計劃生育,那一年,父母領了結婚證,給弟弟上了戶口,兩個女孩因為沒錢沒關係,就一直拖著。
所以譚梅四年級以前對老師的很多記憶都是老師讓她填寫自己的身份信息,學籍信息,她填不出。
但這一切在小時候的譚梅眼裏一點都不苦,相反,她那時候是個樂天派,每天隻知道瘋玩。
可是她也有煩惱,那就是她的父母經常打架,打到頭破血流,兩個人互毆,直到另一方受傷,可能是因為她是第一個孩子,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她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從來都不避開她。
可是後來她又看到他們兩個人如膠似漆,這一切小小的譚梅都不明白,她隻是都默默記在了心裏。
再後來,少女慢慢長大,她的耳邊充斥著的是母親說要不是為了你們她早就離婚了,他們現在辛辛苦苦都是為了你們,他們說你要是不會做飯,不會收拾家務以後嫁到夫家以後肯定會被打,或者就說以後肯定沒人要你。
所以兩個年紀小小的女孩八歲就開始負責全家的飯,每逢周末就是為全家洗衣服的時間。
小時候的譚梅不明白為什麼,她隻知道作為寄宿生的她周末不想回家,她喜歡學校,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周圍同學那麼期盼周末,她隻期盼周一。
在後來,父親做包工頭,母親開店,一家人一起搬到了市裏,家庭漸漸富裕,小譚梅以為她終於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洋娃娃,然後他們在銀行貸款買了房。洋娃娃被稱為沒用的東西,父母告訴她讓她懂事一點,不要再給家裏增加負擔,他們要賺錢還房貸。
直到高中畢業,房貸終於還完,女孩已經懂事,她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家裏好像重男輕女,不過知道家裏不再欠債,她很開心,為自己鬆了一口氣也為父母。
那時候的譚梅因為父母從來不對她隱瞞家裏的情況,她身上壓力很重,想為父母分擔的心因為被阻攔在學校中而過的格外煎熬,也就是上了高中以後,她慢慢變得不愛笑,成了父母眼裏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