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什麼最感興趣?人對自己未來發展最感興趣,所以四柱、六壬、奇門遁甲、梅花易數、紫微鬥數等預測學,還有西方的塔羅、星象能流傳至今。
韓衝從小就接受傳統的中式教育,小學時成績優秀,從三年級開始到六年級每學期都是校級三好生,他就讀的隻是一家很小的,一個年段隻有一個班級的小學校,名叫鱗邊小學,原本這個學校是當地的開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指導一些智力障礙的小孩子掌握些簡單的生活技能,後來被當地政府改造成了小學。盡管如此,每學期的期中考還有期末考,鱗邊小學的學生也都要參加市裏的統一考試,韓衝每次都能名列前茅。
以韓衝的成績保送市重點初中是板上釘釘的事,未曾想小升初那年市裏搞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舉措——電腦派位!也就是把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學生混在一起,以電腦抽簽的方式決定重點初中的生源。
派位當天,全家人蹲在家裏那台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前,緊張兮兮地等待著結果。
“張小明居然上了三中!”韓衝不可思議地叫了一聲。張小明是班上可有可無的人物,就是當考卷不夠用的時候不必考的那種,因為每次考試不管語文還是數學,這位仁兄的分數決不會超過兩位數。
韓衝此時心裏五味雜陳,也不曉得該說什麼。“黃勇三中!”韓衝直接無語,黃勇和張小明是他們班上的“絕代雙驕”,就是說,如果張小明考9分,那黃勇是絕對緊隨其後的那個。
“林心怡一中”這讓韓衝心裏多少平衡了一些,林心怡是班長,與韓衝成績不相上下,按班主任和各個技能科任課老師的看法,林心怡和韓衝一中是保送定了。“林心怡上了,那我應該也問題不大!”韓衝心裏想著。但電腦派位這種純隨機的操作,給自己任何的心理暗示,說白了都是無力的自我安慰而已。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煎熬,班上32名同學,一中:林心怡,蘭碧雲,三中:張小明,黃勇,李嬌蓉。一共5人。韓衝“落榜”了……
市重點有兩所,就是一中和三中,兩所都沒上,韓衝心裏頗為失落。因為沒上重點的話,當地的就學原則就是按戶口所在地就近入學,韓衝戶口所在的是舊橋街道,就近的話就要到五中。
這是韓衝父母很難接受的,因為五中是鱗州市遠近聞名的差校,流傳著“一個人進五中三個人回家”的誇張傳言。該校以學生早戀率居高不下並且學生互毆事件頻發而聞名於“市”。
韓衝的父親有個朋友老趙,住在仁偉巷,戶口也在那,仁偉巷的片區內有鱗州二中,二中總體來講算是僅次於一中和三中,排第三的學校。二中和五中相距不遠,隻有不到一公裏,仁偉巷的位置大概在兩所學校的中間,更近二中,以就近原則,家住仁偉巷的小孩小學畢業後是就讀二中的。派位後過了兩天,父親韓彥給老趙打了個電話,隨後便買了些煙酒匆匆到了老趙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