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轉身離去,留下李徽一眾大臣站在朝堂之上,心情複雜。
魏征看著李徽,心中暗自歎息,他知道,從此以後,大唐的命運便掌握在這位新君手中了。而他,也將傾盡全力,輔助新君,共創大唐盛世。
長孫無忌見李泰離開了大明宮,眼神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向身旁的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瞥後,便毫不猶豫地先行離開了大明宮。
此時此刻,聖旨已然頒布,一切已無法改變,但李泰退位後的後續安排,長孫無忌等老臣必須了然於胸。
遙想當年,僅有唐高祖李淵一名太上皇,而後唐太宗李世民亦步亦趨。如今,年方三十五的李泰卻早早退位讓賢,這其中若無蹊蹺,又有誰會相信?
而這群曾與李世民並肩作戰、共創大唐盛世的老臣們,如今也心生歸隱之意。
畢竟,大唐多年來風調雨順,無戰亂紛擾,年年五穀豐登,人口亦呈井噴式增長,江山穩固,隻要現任君主不肆意妄為,大唐的傳承自當安然無憂。
然而,這些老臣們也希望能為自家子孫謀得些許福祉。
李徽看到長孫無忌等人轉身離去,麵色變得陰沉至極,仿佛能夠滴出水來一般。
然而,此時大多數大臣紛紛走上前來,再次向李徽行禮問安。
這一舉動使得李徽的臉色稍稍好轉一些。早朝結束後,李徽返回東宮。
在顯德殿內,李泰獨自站立於大殿中央,正四處打量著周圍。
“陛下,尚書左仆射長孫大人、中書令房玄齡大人……宮外求見!”一名小太監小心翼翼地走到李泰身旁,壓低聲音稟報。
“讓他們進來吧。”李泰收回視線,隨後在左側的一張椅子上隨意坐下。
片刻之後,一陣淩亂的腳步聲逐漸逼近。一群人接連進入殿內。
這些人中為首的正是長孫無忌,後麵跟著十幾位朝中重臣。
“臣等拜見陛下!”以長孫無忌為首的眾臣子們一同躬身施禮。
“免禮,賜座。”李泰漫不經心地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入座。
“謝陛下!”眾人齊聲致謝後,各自尋得座位坐下。
“陛下,不知為何如此?竟然如此急迫。”長孫無忌輕聲詢問,其餘大臣們也紛紛豎起耳朵,靜待答案。
“舅父,您可知道阿耶、阿娘和阿姐到底去哪裏了嗎?”李泰並沒有回應長孫無忌所提出的問題,反而拋出一個新的疑問。
長孫無忌一聽這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腦海裏瞬間一片空白。
原來,關於李世民一家四口的去向,整個朝堂上下文武百官都心知肚明——他們出海尋找逍遙王去了。
不僅如此,一同前往的還有李靖、程咬金等重臣。
“難道陛下也打算踏上那條逆天之路嗎?”站在一旁的杜如晦忍不住開口問道。
李泰微微頷首,表示默認。
一時間,原本就氣氛凝重的顯德殿變得更加鴉雀無聲。
古往今來,試問有哪位帝王不渴望長生不老呢?然而,盡管無數朝代更替,卻從未有人真正實現過長生不老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