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允陷入沉思,不一會兒,他抬頭說道:“現在百姓手中有錢,我們可以提高稅收,然後去大唐找糧商買糧。這樣我們還可以得到等多的糧食”
聽到李在允這麼說,下屬眼前一亮。他也從中想到了一些什麼。
第二天,遼東城城主府下發了更改稅收的布告。
正好遼東城稅收季節即將到來。城中百姓們收到了城主府的布告,上麵大體的意思寫著:“稅收要麼交糧,要麼交錢,交錢加收兩成。因為城主府要出去買糧。”
街道上,人們熱議著這個布告。一些人對這個政策表示不理解,為什麼收糧收錢不一樣。他們認為,稅收應該是公平的,不應該因為交錢而多收兩成。他們還擔心,城主府會不會濫用這些稅款,或者將糧食買回來後以高價賣出。
然而等第二張布告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明白了。
第二張的布告意思是:交糧可以省去運輸人力物力財力的損耗,交錢需要城主府外出購糧。“
而兩張布告公示以後,整個遼東城各個角落,都有百姓考慮自己的選擇。金大勳在遼東城是一個農民,家裏隻有幾畝薄田,但今年的收成並不好。
他本來打算交糧來完稅,但現在看來,交錢可能更劃算。
他算了一下,如果他交糧,他需要交出大部分的收成,而如果他交錢,他隻需要交出一部分的積蓄。
可是,現在采參成風,而且價格還很高。隻要仔細一算,交錢是最劃算的。
最終,金大勳決定交錢。
第二天,很多百姓都來到了城主府,將自己的積蓄交給了稅收官。稅收官點了點頭,給了他一張收據。拿著收據,心裏忽然有些不安。隻是他不知道這種感覺出自哪裏。
他不知道會對他和他的家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不過,他並沒有將自家的田荒廢,依舊用心伺候,閑暇時才會去采參。
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中的人們開始適應這個政策。一些人選擇交糧,一些人選擇交錢。雖然有些人對這個政策表示不滿,但他們也沒有其他選擇。城市的秩序並沒有因為這個政策而受到太大的影響。
然而,在遼東城的外圍,一些農民卻很開心,因為很多人已經徹底放棄了種田。本來收成不好,現在還有錢,有錢就可以去買糧,雖然最近糧食開始漲價,但是,也是可以接受的範圍。漸漸的還有一些人為了更大的利益,開始在有心人的組織下形成了利益團體。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農民開始無法進山采參了,沒辦法,隻能加入那些組織。隨著加入的人越來越多,采參開始形成壟斷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采參隊已經過萬人了。
遼東城北,龍鼎山。
後山有一個斷崖,斷崖上方一座山寨中。采參隊的首領端坐主位,下麵十多個小頭目正襟危坐。他們都曾經是小型采參隊的首領,在多次火拚中被擊敗,最後選擇了歸順。因為不歸順的都死了。
沒人能見過首領的真麵目,以為他戴著麵具。一張黑鐵麵具。
”鐵麵首領,最近城主府多次出來繳稅,很多已經繳稅的兄弟已經深受其害,李在允的吃相有些難看了。“一個小頭目義憤填膺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