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時候,皇帝下詔,任命琅邪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總督揚州各軍事,讓他駐守建業。睿接受詔命,駐守建業,並派安東司馬王導為謀士,讓他招攬才俊,吸納英雄,委以重要職務,共同策劃政務。睿的名聲素來不顯,吳地的人民不太支持他,時間一久,士大夫們都沒有前來投效,這讓他非常擔憂。這時正值三月上巳,人們都要祭祀鬼神。王睿親自出來觀看楔車,導見到了這一幕,對他說:“如今殿下想要招納賢才,卻無人肯前來。臣有一個策略,殿下可以坐在華麗的車上,多帶些威儀的隨從,與導一同騎馬前行,這樣吳地的士人看到了,會覺得殿下重視士人,吳中的豪傑們就會來投效了。”睿聽從了他的建議。祭祀結束後,果然有高士顧榮等人見到了這一幕感到驚訝,紛紛稱讚著禮賢之舉,相互競相在道路兩旁拜迎,扶著他送行。導急忙下馬,對睿說:“古代的君王,沒有不尊敬老者、了解風俗、虛心傾聽的。更何況如今國家正處於喪亂之中,九州分裂,大業的興起,迫切需要人才。這幾個人都是吳地所期待的,應該引導他們來以凝聚人心。如果這兩位能夠到來,士人們必定會紛紛前來效力。”
睿非常高興,回府後,派人邀請顧榮和賀循兩人。兩人都應命前來。睿任命賀循為吳國內史,顧榮為軍師,同時兼任散騎常侍,軍府的一切政務都與他們商議。紀瞻擔任三軍祭酒,卞壺為從事。
導又對琅邪王說:“以謙遜來接納士人,以節儉來富國,應以清靜為政,撫慰新舊,天下就會歸心於您。”睿接納了這個建議,因此江東的百姓紛紛歸心附從他。
睿平日喜歡飲酒廢事,導勸他戒酒,睿便命人將酒瓶倒掉,從此再也不飲酒。
史書中記載睿是琅邪王司馬覲的兒子,字景文,是宣帝的曾孫。他出生在洛陽,有神光之異,整個房間都明亮起來。長大後,他眼角生出了白毫,容貌威嚴,目光炯炯有神,看起來非常聰明。十歲時成為琅邪王,享有盛譽。侍中稽紹說:“琅邪王的氣質非同尋常,似乎不是一個普通的臣子。”後來果然應驗了稽紹的話。
五月,公師藩去世後不久,他的黨羽汲桑逃回苑中,聚集人眾聲稱要為成都王報仇。他以石勒為先鋒,所向披靡,然後進攻鄴城。那時鄴城內空竭,而新蔡王騰的資金非常充裕,但他吝嗇,沒有施舍救濟。在緊急關頭,他才賜給將士們一些米和布,但人們已經不為所用了。於是桑攻入鄴城,殺了騰,燒毀了宮殿,大肆掠奪後離開。他南下進攻兗州。越國聽說騰被殺,便派將軍苟晞率領三萬軍隊去討伐。大軍行進了幾天,到達兗州,與桑交戰五十餘次,勝負未分。從此開始相持數月,大小戰鬥二十餘次,勝負不定,雙方都各自安營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