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威武!”“陛下威武!”
原本騎著馬來的劉備,最後是端坐在鑾駕上離開,劉備盤腿坐下,顯得很肅穆,一身鎧甲仍然穿在身上。駕著鑾駕的則是趙雲,諸葛亮和李嚴都坐在劉備的身後。鑾駕前麵執著金瓜、金鉞的武士開道,鑾駕後麵華蓋、執扇、旌旗等威勢震天。劉備的麵色紅潤,麵帶微笑,看著匍匐在兩邊的士兵和百姓,都依次跪下山呼萬歲;一路上,劉備都沒有說話,但是從眼神之中明顯看得出自足與驕傲,當年的一個販履小兒,卻也開創了一片天地,成為大漢的皇帝。雖然這是最後一次閱兵了。
剛進入宮中,諸葛亮和李嚴都小心翼翼的架著劉備進入寢殿,王宇跟上迅速招呼兩個內侍慢慢褪掉劉備身上的鎧甲,要不是一身鐵甲撐著劉備,劉備根本就沒法端坐起來。等到鎧甲脫掉之後,劉備身體如同一塊棉花,軟綿綿的躺在床榻上。
“孔明,今天閱兵朕表現如何?”劉備掃視了殿中的諸葛亮、李嚴、趙雲、射援四人,本來眼神停在李嚴的身上,但是開口卻仍然是“孔明”,說話很是溫柔和顏悅色。李嚴看著劉備樣子,心下實在是不明白更加糊塗起來,前些天劉備當著自己的麵罵諸葛亮,現在怎麼又和顏悅色?
諸葛亮恭謹的說道:“甚好,突出了我大漢雄師的威武。想必曹魏和孫吳等宵小必然威懾於陛下的雄威,不敢造次。”剛才給劉備脫掉鎧甲的片刻,禦醫就已經給立碑診治過,也向諸葛亮、李嚴四人說了,劉備恐怕撐不過明天了。所以,諸葛亮、李嚴、趙雲、射援四個人依次跪坐好,仿佛等著劉備最後的遺言。
“嗬嗬,孔明說笑了。”劉備似乎精神很好,這就是太醫口中所謂的回光返照。“曹丕和孫權他們倆可不會怕朕。曹丕雖天資文藻,博聞強識;但是心胸狹隘,驕奢淫逸;有用人之能,但無治國之思。孫權屈身忍辱,有英人之傑;但性多嫌忌,厚黑不決。”劉備又突然點評起了曹丕和孫權,“雖然這樣,但是我蜀漢短時間內也無法與其相爭一二。朕現在想來,當初眾卿反對朕東征荊州,確實是對的。因為朕的過失,使得我大漢四五萬精銳葬送夷陵。每晚夜半的時候,朕都會驚醒,仿佛數萬的生靈縈繞在這座大殿上空,在向朕哭訴,在斥責朕不聽眾位良言。朕也都經常想起,那四萬士兵的家庭,朕虧待他們啊!”
諸葛亮等四人都跪坐在那,這還是夷陵之戰之後第一次聽到劉備的懺悔,雖然說得有點恐怖,“陛下,戰非陛下之失,在這勝敗乃兵家常事。此戰敗了,待得幾年之後國力恢複過來,重整旗鼓,北還故都。到時候天下誰與爭鋒。”
“好個重整旗鼓,北還故都!北還故都!”劉備拍了下床榻,因為動作劇烈,不住的咳嗽,王宇趕緊上前端了碗參湯。小心翼翼的喂著劉備,劉備張著嘴喝一口幾乎有半口從嘴角溢了出來,王宇看到這忍不住突然抽泣起來。現在的劉備已經無法進食,光是湯水都喝不進去。“哭什麼?”劉備喝了兩口精力恢複了點,忍不住斥責道,“去,把永兒、理兒帶來。還有,還有林兒。”喝了點參湯的劉備精神似乎又好了些。
王宇領命下去,“朕的這兩個孩兒太小,還有林兒可憐,這幾個孩子雖然聰敏,但是畢竟良玉尚需精工雕琢,孔……射君。”
“臣在。”射援趕緊應聲。
“雖然來敏博學多聞,但是德業尚缺。射君你精六藝,知漢儀,良治學,優德業,朕把這三個孩子交給你,可否?不用在意他們的皇子皇孫的身份,身為父親,朕隻想著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將來能夠秉承父誌。”
射援沒想到劉備這是把三個子孫交給了自己,雖然射援有點遺憾,不是托孤劉禪。但是就這樣也足以看出劉備對自己的信任。“諾,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甚好,甚好。”劉備欣慰的點了下頭,這時三個孩子也被王宇帶了來,三個小孩趴在劉備的床邊。劉備伸出幹枯的手,摸了摸劉永,又摸了摸劉理。等到劉林的時候,劉備明顯的看得出來劉林眼中的陌生與害怕,“過來,來皇爺爺這。”劉備慈祥的說道。
劉林膽怯的身子往後撤了下,王宇眼疾手快上前輕輕推了下劉林。劉備摸了摸劉林的臉,“你還在繈褓中的時候,朕還抱過你呢。可憐吾兒死後,三年沒見你都長這麼大了。”劉林雖然膽怯,但還是低著頭喊了句:“皇爺爺。”劉備的眼角瞬間流下了淚,激動的應了下來,“好,好。朕和你都是苦命的人。朕也是沒有辦法啊,沒有辦法啊。”劉備的聲音淒淒,“射君,劉林苦命,是朕對不起他,你要好好教導這孩子,等到長大了就能理解朕的苦心了。”
射援的餘光瞥了眼諸葛亮,隻見諸葛亮低著頭似乎不願去看劉林。劉備這樣說,雖然是在懺悔,但也是在懊悔。當年劉封敗回成都,因為諸葛亮害怕劉封剛烈勇猛,將來難以駕馭,便勸劉備借著機會殺了劉封。這段秘辛也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近臣知道,射援恰恰是其中之一。就是李嚴和趙雲都以為劉封的死是劉備的意思。“諾,皇孫聰穎,臣必當盡心竭慮。”
“來,你們三個都給射君磕個頭。”三個孩子都非常聽話的跪下朝著射援磕了頭,“射君,這拜師禮朕沒法及時給你準備了,莫嫌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