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祭典前夕(2 / 2)

“我倒是見了大賢良師幾麵,每次有祭典,不管多遠我都趕去。”

“你還真是走的好運,沾了大賢良師的仙氣是要成道的。”聽那精壯漢子說起這話,臨席的一名黑臉漢子也湊過身來,一臉的欽佩向往。

“那是,這些年來信了太平道,還真去疾消災,沒病沒痛。”見身旁的食客越聚越多,精壯漢子激動的滿麵通紅,灌了一大碗酒,拍著胸脯道。

“對對對,明日得空,還要大賢良師賞我些符水吃才好,這高熱咋就不退呢?”

“呀!你得了高熱症啊,明日吃些符水便好了,我去年……”

“那大賢良師可是真本事,了不得啊……”

“嘖嘖嘖……”

……

劉瑁二人餓了一下午,晚膳吃得稍快,一桌吃食頃刻間便掃蕩一空。廳中的食客喝了些水酒,也都是加入到了胡天海地的隊伍,一個個誇著海口,也不怕把天吹破了。但言語之間總不離太平道與大賢良師的字眼,想來都是從四麵八方的家中出發,為了明日臘月初八的祭典來的。見他們聊天的內容越來越離譜,再聽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收獲,劉瑁便喚過仆僮結了帳,與祝龜回房去了。

祝龜一麵看著在火盆上方搓紅的雙手,一麵輕聲道:“冰天雪地的時節,這些百姓還是義無反顧的趕來參加祭典,當真是夠虔誠的了。”

“可不是,”劉瑁在包囊中查看了一番,像是在找什麼東西,頭也不回的說道:“照他們所言,那張角真可比得上再生父母了。這不,幸虧來得早,要不連這間下等房都訂不到了,聽仆僮講今日連柴房雜屋都騰出來當客房了。”

祝龜也是頜首苦笑,心中有些慶幸。卻不以為意,想出一句玩笑話,輕聲道:“本來看錢財充裕,想訂下兩間上房的,不想最後隻剩了這一間。我跟了叔寶你這主公還真不賴,每日皆是‘食則同席,寢則同榻’,令人感激涕零,由不得我不盡忠竭力啊!”

劉瑁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不禁大笑了一陣,也不說話,手上動作仍是不停。

“在找什麼呢?”祝龜烤了一陣的火,卻一直不見劉瑁坐過來,便抬頭問了一句。

“找著了,”劉瑁大喜道,拿著一個小物件轉過身來,祝龜定睛一看,卻是他那比二百石的官印,此刻這枚方寸大小的銅印在火光照映下熠熠生輝,金光閃閃,甚是好看。

祝龜笑道:“叔寶這是作甚,莫非是要上表保吾做個令史、禦屬什麼的?”

劉瑁坐到祝龜身旁,笑著“嘁”了一聲,道:“令史、禦屬當個甚麼?公道哪是這等百石官吏的小才,日後吾至少要表奏公道當任二千石的高官,方能不負公道,哈哈。”

祝龜聽了這話隻是輕笑一聲,擺擺手道:“說真的,叔寶拿這官印意欲何為?”

劉瑁道:“自鄴縣之時龐樂送去一次公函後,半月以來吾等隻顧趕路,竟未上呈任何表文,於情於理皆是不該。如今正有了閑暇,欲將這冀州的情況理順清楚,再好生寫就一封表文上呈,以分京都大臣之憂,莫要辜負了帝師三老的托付才是。”

祝龜點頭稱是,問道:“上回是托龐樂送往京都,此次又如何是好?”

劉瑁把玩著官印,忽然抬眼看著祝龜道:“此次,隻能拜托公道了!”

“使不得,”祝龜急道:“吾等二人一同到的冀州,怎能讓叔寶孤身一人處於險境?”

劉瑁止住祝龜的話,正色道:“為國家計,又怎能在乎個人安危?吾身佩法曹屬吏印綬,自然要在此緊盯張角的動向,以候帝師三老之令,還望公道理解。”

祝龜心想劉瑁所言也是在理,一時無從分辨,隻好退了一步,道:“暫且不說此事,待明日過後,再加上祭典的內容。吾等二人先商議一番,將一路所見所聞的地方詳情寫個清楚。”

劉瑁頜首道:“善,這才是正務。早早寫畢好生歇息,明日還需參加那祭典呢。”

二人便在矮幾上攤開布帛,苦思起來。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回確實容易多了,片刻之間便洋洋灑灑的寫下了許多文字,可一想到這戶口百萬的冀州對於朝廷而言已是滿目瘡痍,不禁痛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