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結盟之事太過草率,還請您三思而後行啊”,說話之人都是保守派,沒有任何的策略,卻堅守著自己的底線不放,苦苦地勸著孫權。
孫權對於陸遜是很信任的,早前陸遜便發來一紙密文,將這反攻策略與最終的定論統統表上,孫權看得淋漓盡致,愁眉瞬間舒展,臉上還蕩漾著一絲的欣慰。但,闞澤作為密使出使蜀漢營地的消息不脛而走,便是霎時間掀起了軒然大波,群臣各持己見,爭相求見,攪得他無法安寧。孫權無奈,敞開朝堂,允許百官各抒己見。
“嗯,愛卿倒是說說如何草率,又該如何三思而後行?”,劉備東伐,孫權可真是傷透了腦筋,早先的傲然似乎在一夜之間蕩然無存了,麵對著劉備大軍壓境,竟無可用之將,也沒有能鎮住場麵的謀士。要不是闞澤力薦陸遜,恐怕江東已經覆滅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想想他就後怕。如今,結盟是唯一的出路了,可百官內又起了紛爭,這讓他很苦惱,板著臉悶聲問著。
“這,大王可修一封書信發往魏國,向曹植求救”,這家夥真是不恥言說啊,這麼爛的策略也能說出來。
“俗話言,遠水解不了近渴。暫且不論魏國是否出兵,單輪這長途跋涉階段,蜀國怕是不會坐等吧”,說話之人便是闞澤,對於陸遜的計謀他深信不疑,此次也是毛遂自薦做了密使出使蜀營。
“就算此法行不通,但也不能敞開大門,等待劉備吧。蜀漢之人可都是狼子野心啊”這人雖然見識策略老套,但卻是厚臉皮,被闞澤反駁依舊不甘,反問道。
“劉玄德此次起兵,初衷並非要滅我江東,隻是為了報仇賭氣罷了。如今,仇也報了,怨氣也消了,相信他會靜下來思考的,有龐統做軍士,他不會輕舉妄動的”,說話之人乃是諸葛瑾,才能雖然比不得諸葛亮那般逆天,但也是有見識的大儒生,看到兩人爭吵,稍稍思量之後,陳述著。
“再者說,就當前的局勢來看,與蜀國結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諸葛瑾也是名士,但說話也很小心,生怕犯了眾怒。
孫權坐在殿上,聽聞著眾人言說,心中直犯嘀咕,陸遜的密文讓他有了定論,但如何讓百官信服統一卻很困難。看著百官爭吵不止,他摸著下巴沉默良久。
......
“眾愛卿可有定論”,等到眾人吵得口舌幹燥之時,孫權的聲音淩空響起,眾人頓時目露敬畏,拜立兩側。
“孤相信伯言的能力,相信眾愛卿也不懷疑吧”。
“結盟已經是大勢所趨了,但伯言是下了軍令狀的,定會不辱使命”。
“愛卿們稍安勿躁”,孫權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掠過大殿,鎮定自若地說道。
眾人還欲進言,但孫權已經起身離去。
結盟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了,也是江東目前唯一的出路了。眾官員七嘴八舌,都是無益之詞,孫權自然不會在意,有時候察納雅言也是過場。
“伯言,江東命運與尊嚴全係你身矣”,陸遜的才能在守衛之中漸漸顯露出來了,江東並非不堪一擊。孫權有些孤注一擲的決絕,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