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馬元義出言邀請,何雲飛說道:“天公將軍貴為太平道大賢良師,盛情之邀下,豈有推脫之理,你我二人即可出發前往長宗。”
馬元義聽了便是一愣,半晌才問道:“黃巾散人僅一人前往?”
何雲飛用冷冽的目光看著馬元義,朗聲說道:“吾幾次三番解救黃巾軍與危難之中,吾難道還懼天公將軍陷害在下不成。汝不必遲疑,黃巾散人本尊便在眼前,無需多慮。”
馬元義轉口笑道:“黃巾散人義薄雲天,馬元義並非哪個意思。隻是官軍新敗,士氣大衰,恰逢與官軍決戰有利之機。馬元義覺得兩軍合兵一處,共討董卓,一戰便可扭轉冀州態勢。”
何雲飛豈不知馬元義的想法,此話雖說得冠冕堂皇,卻是借機轉移重點,掩蓋對何雲飛身份懷疑的尷尬。蜀鋒軍的軍容軍貌無不透著精銳的氣質,馬元義也是帶兵的一方統帥,若能被他拉到長宗,馬元義在黃巾軍中的地位便可再上一個高度。
這不愧是多年闖蕩江湖的俠客,何雲飛暗讚一聲後說道:“此次勝果,皆因雙方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我軍繼續在暗中配合更為有利,如要合兵,待與天公將軍商定之後,再做打算不遲。”
馬元義見何雲飛深諳兵法造詣,談吐滴水不漏,對何雲飛的身份更深信了幾分。於是恭敬的說道:“既然如此,恭請黃巾散人移駕同去長宗。馬元義另建言黃巾散人,還是帶些護衛好些,畢竟進入長宗還需經過官軍防區,也好讓眾將安心。”
何雲飛點頭認可,因太史慈的容貌恐被張梁等混入京師演武堂的黃巾將領認出,何雲飛就選了李克石及二十名護衛隨同馬元義騎著戰馬趕往長宗。
提出獨身赴會,確實因李儒見騎兵出動之後,長宗守軍並無任何動向,李儒頓覺不妙,料定中了黃巾軍的計策,為救董卓傾兵而出接應。因此何雲飛一行極為順利,快馬加鞭繞過官軍便進了長宗。
留守長宗的張寶見到何雲飛,聽說官軍大營兵力僅剩三萬,草草安頓了一下何雲飛休息,便點兵出戰。何雲飛暗笑張寶貪功心切,根本不懂兵法,盧植為統帥之時營寨修整的如同小城,白天強攻根本占不到便宜,更何況李儒出兵前應早做了安排。
但到了人家地盤,不好多言,何雲飛趁機避開與黃巾軍將領碰麵,安心在住處休息,靜候張角回歸。
在屋中閑來無事,何雲飛與李克石談到:“出益州以來,蜀鋒軍屢屢屢占先機,全憑情報處工作出色。”
李克石抱拳說道:“情報處全憑主公規劃得當,克石僅是執行而已,不過有一言克石不知當不當講。”
何雲飛笑道:“此處僅有你我二人,有何不當講,難道你怕屋內也有張角設的暗牆地洞不成。”
李克石也笑了笑,環顧了下四周,又說道:“主公欲圖霸中原,克石建議可借義軍之名,在中原尋一根基之處,以作長遠。單憑商部店鋪掩護,獲取情報難度還是大了些。”
何雲飛讚許道:“克石經過錘煉成熟多了,此事我的確想過多次。然蜀鋒軍大將之中,無人在中原根基深厚,黃巾之亂平息後朝綱不振的話,中原大地依舊會烽火不熄。”
李克石轉念一想,低聲問了句:“主公,你覺得張角在中原做蜀鋒軍代理人選如何?”
“哈哈!”何雲飛笑了兩聲,說道:“聰明!”
隨後何雲飛將如何安置張角黃巾軍以及四師開赴中原的真實使命全盤托出,聽李克石極為震撼,拜服說道:“主公如此大計,李克石就是赴湯蹈火也並將此事操作妥當。”
君臣二人商討了大半天,張角率領大軍得勝回城,在馬元義的帶領下,張角親自來到何雲飛住處。張角心知黃巾散人不喜張揚,因此拜會之時隻帶了兩位兄弟,安排馬元義負責周圍警衛。
“哈哈哈!多謝黃巾散人助吾今日大勝!”張角一見麵便拱手拜謝。
何雲飛說道:“天公將軍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張角對何雲飛極為客氣,寒暄兩句後便邀請何雲飛上座說話。倒是張梁細觀了何雲飛多時,不禁脫口而出:“黃巾散人好生麵熟,似乎在何處見過……”
說到此時,張梁這才警醒,張角懷疑黃巾散人可能是蜀鋒將軍也同他談起過,隻是突然見到戴著假發的何雲飛並未一時辨出,於是又試探地說了一聲:“總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