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日夜兼程,終於在第二日晚趕回了汝南。孫堅在城外紮下營寨,然後來見朱雋。朱雋把潁川的情況再次詳細的講給孫堅聽,次日,朱雋起軍快速返回潁川。
中平元年三月,盧植、皇甫嵩、朱雋領兵四萬出京師洛陽剿滅黃巾,盧植領兵兩萬在冀州牽製張角主力,皇甫嵩領兵一萬阻擋波才,而朱雋則出兵汝南征繳豫州南部、徐揚二州。四月,皇甫嵩屢戰波才兵力逐漸消耗,反觀波才不但得到周邊黃巾的補充實力不減反增,漸有被圍殲之勢,不得已請朱雋回援。四月二十日,皇甫嵩與朱雋會和有兵一萬五千再戰波才。此時波才大軍已有十餘萬,士氣高漲,漢軍屢戰亦不能勝,不得已退守長社,防止黃巾軍威脅洛陽。次日,波才圍城,數次攻城不得進。
黃巾軍圍城已有半個多月,長社城中,一種不安的氣氛不但的蔓延著。
長社城議事廳,皇甫嵩端坐在正中主位,朱雋坐在他的右手邊,下麵是官軍眾將,孫堅也在其中。議事廳中氣氛沉重,皇甫嵩隻是看書,朱雋也微眯著眼睛好似睡著一般,地下眾將也都默不作聲。
這時,低下一員副將實在忍受不住起身行禮說道:“將軍,如今城中士兵氣勢低迷,恐慌氣氛日重,如在不破敵,恐怕......”
皇甫嵩抬頭看了他一眼道:“哦,你可有破敵之策?”
那人低下頭,慚愧道:“這......”
皇甫嵩揮揮手讓他退下,對其他人道:“你們可有什麼退敵之策?”
眾人不語。
皇甫嵩與朱雋對視一眼,哈哈笑道:“大家不必灰心,我已有退敵妙策,待時機成熟必可一舉擊潰黃巾逆賊。”
眾人忙問何策。
皇甫嵩神秘笑道:“到時自知。哈哈,眾人回去安撫好士兵,等我的命令。”
皇甫嵩剛剛說完,就見親兵進來說:“外麵有一人名叫劉備,自稱是盧植將軍派來幫助將軍的。”
“哦,叫他進來。”
一會,隻見從門外走進一人,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相貌英武,那人向皇甫嵩行禮道:“在下姓劉名備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後,奉老師盧植之命前來支援將軍,現有三千士兵在城外兩裏駐紮,請將軍定奪。”
“哦?汝是皇室宗親之後,還是盧公的弟子,果然一表人才啊。哈哈。我這就派人前去接應他們入城,玄德一路辛苦,先在城中休息吧。”
“將士們還沒有休息,備何敢先行休息,我這就一起回去。”劉備答道,麵色堅定。
“玄德不愧為盧公弟子啊,果然愛兵如子啊。好,既然如此,那玄德就一起同往吧。”皇甫嵩微笑道。
隨即,劉備就與一名校尉前去接應部隊。皇甫嵩也讓眾人散去,自己與朱雋入後室繼續商量對策。
此時的張翰正在自己的軍帳中,手搖羽扇津津有味的看著手中的書。自從圍城以後,張翰處理了自己的工作以後,就隨著孫靜學習劍法,然後就躲在營帳中看書,對外麵的是不聞不問,他可是知道後世的長社之戰的,所以並不擔心。不過,張翰的確不是學武的聊,這幾天著實受了不少的苦。
孫靜走進張翰的軍帳,見張翰正在看書,就說道:“子謙好不逍遙快活啊,我們都在為圍城之事煩惱,你卻在此清閑啊。小心城破了,黃巾賊砍了你的腦袋。”
張翰神情故作嚴肅,一指帳中所掛的長劍道:“汝以為我之劍不利乎?”
孫靜指著張翰哈哈笑道:“你的劍?哈哈阿哈哈,笑死我了。”
張翰也哈哈大笑起來。
張翰見孫靜坐好,就問道:“外麵情況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被圍十多天,現在士氣低迷,士兵恐慌,再沒有破敵之策,恐怕我們都得成了黃巾賊的刀下之鬼啦。”
“嗬嗬。”張翰笑道:“不必擔心,風起之時就是破敵之日。”
“哦?子謙有什麼破敵妙策啊?這麼有把握。”這時屋外傳來一個聲音道。
兩人一聽是孫堅的聲音,忙起身迎道:“參見主公(大哥)。”
“免禮。”
三人走進營帳分別坐好,孫堅說道:“剛才聽子謙說‘破敵之策’,可是子謙有什麼破敵良策?”
“哦,非是我有破敵之策,隻是昨日幼台巡城,我也一起去了,在城牆上我見皇甫將軍看著敵營一陣大笑,回來後一琢磨,想到可能是敵營依草結營百餘裏,皇甫將軍定是想用火計破敵,所以才有此說。”
“哦?有此事?哈哈,沒想到子謙對用兵之道以如此精通啊,哈哈。我也是皇甫將軍今天說他以有破敵之策,才想到此法啊。”
“主公過獎了,我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張翰謙虛道。
孫堅大笑不語。
三日後,大風起,皇甫嵩招眾將議事,以行破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