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逢於算計(1 / 1)

和妃有孕一事,徹底觸到了太後的逆鱗。民間哪知和妃有孕,不過是有心之人散播罷了。皇兄看重清寧,他們有孩子是遲早的事,可這個孩子來的真不是時候。清寧已經傷了心,二人之間有了嫌隙,她在等皇帝給她一個解釋。

太後死死盯著,皇帝不敢妄動,隻得繼續冷落她,而這遲遲不見,更傷了清寧的心。

她還沒有對皇帝絕望,她一直在等,沒想到卻在悲戚中等來了太後。

我明白皇兄的遲疑。皇兄愛她,又不敢愛她,他怕重蹈我母親的覆轍,怕他的愛讓清寧屍骨無存。

而我也在暗處,蟄伏著,等一個完全擁有她的機會。等這些愛她之人,將她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月,這個一直侍候在清寧身邊的人,其實是琉璃嬤嬤的女兒。太後與我無甚情分,甚至可以說有仇怨,但清寧若跟了我,可為太後除掉這心腹之患。太後知道,我眷戀她,若能得了清寧,我已然無憾。清寧或死,便是徹底斷送了太後與皇兄的母子情分,若成了我的妃,才是徹底斷了皇兄對她的心思,也斷了皇兄對我的歉疚之心。一舉三得,何樂不為?

我也樂看其成,隻因我之前所願種種,不過是為自己添了枷鎖,看不清一生所求不過是為她。

我親手為清寧布下了迷障,在她心上種下懷疑的種子,隻待她攢夠了失望,東窗事發。

清寧相信如月,我便借如月的口告訴了她一些往事。

那時候升平王朝還是南北對峙,她還是金陵的金枝。她被抓進陣前的氈房,一直以為與皇兄相遇是偶然,其實是命定。南國王朝奢靡頹廢是一片溫柔鄉,北國倒是算出了清寧確實王脈所係,可笑的是,清寧身上的王脈是整個中原,而南國,氣數將盡。這也是鮮戈初次見她的原因。

南國隻知利用她,不知道她的重要性,北國卻明了。巫卜之風盛行於北,太後更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母親入宮前,太後那時還是皇後,她的宮裏占卜出了“一樹梨花壓海棠”之言。她不解其要,直到海棠夫人——我的母親出現在這北國宮中。她才明白她的疏忽對自己釀成了多大的災禍。我娘的盛寵讓她心煎。她擁有權力、地位,但失卻了夫君的心,這瘋狂催老了這個女人。作為後宮之主,她隻能默默在一旁看著我的娘親在她夫君的愛裏綻放,千嬌百媚,越來越豐足。而她,隻是守著這權勢,慢慢枯萎而已。

她本也懷著期望,以為我母親的盛寵不會持久。因為專寵在這宮中本就難得,沒想到,難得不是不可得,一年又一年,母親的榮寵長盛不衰,母親的容顏常開不敗。後來,海棠夫人竟還懷上了我,太後的心如墜冰窖。她太難熬了,陪伴君王多年,身邊不過也隻有一個兒子而已。

上天還是垂憐她,讓她等來了轉機。那個巫師又占卜出了“兵戈陣前青梅嗅,應是竹馬拈花來“。母親與那陣前將軍的過往被掀了出來,本也起不了太大風波,但帝王之愛是排他的,父皇本隻是猜疑。直到,陣前將軍的消息不知怎的傳到了海棠夫人的宮中。

這顆火藥便引爆了。

母親亂了章法,帝王恩寵消失無形,其後便是母親的隕落。

沒想到如此局麵下,我的命竟然被保了下來,也是荒唐。

也是占卜之效,因為那時的太後已然極信巫卜。燒製的龜甲上顯現,我的命與鮮戈相連,而我的運在太後手中。而中原佛道可化我命中的劫難。就這樣,我被琉璃嬤嬤送到了南國寂照庵門外,撿回了一條命。

說我恨,我對太後自應有恨。我恨她,可她卻留了我一條命。我的母親之事,終歸是她自己,未將過往的塵緣斬斷,失了分寸,毀了自己。聽說當年父皇愛慘了我的母親,可也不過如此,母親逃不了隕落的命運,我逃不脫顛沛流離。

我對太後沒有太濃烈的恨意,我很難解釋這一點。又是我很慶幸,她選了個好地方,將我送到了南國,將我放在寂照庵門外,選了那個不太冷的冬日,或者是為我多裹了幾層棉褥。總之,我被師傅領了進去,我活了過來,才可以與我的清寧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