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古都洛陽雄偉依舊,可卻透出絲絲遲暮,宛如那即將沉沒的落日一般。
城中太傅府,袁術緩步向正廳走去,麵上雖無表情,心中卻是思緒萬千。
“唉!大幕終於要開啟了!”幽幽歎息一聲後,袁術抬頭仰望,無限美好的夕陽似乎預示著什麼。
就在今天,西涼猛虎董卓裹挾數萬鐵騎進京,朝野震動。
不過眾臣憂慮雖是不少,但也不多,畢竟董卓隻是一西涼武夫,戰陣殺戮或許厲害,治國安邦卻是不行,朝廷遲早還是會落入他們手中,天下也會歸入他們的統治。
隻有袁術清楚,大漢王朝從今日開始走向衰敗,直至毀滅。
能夠預見這等隱秘之事,蓋因此袁術早已不是原本的袁術。
作為二十世紀的‘進步青年’,袁述對穿越一詞可謂如雷貫耳,可當穿越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袁述仍舊感到不可思議。
沒有被雷劈,沒有短路被電擊,更沒有卡車碾身而過。
大夢醒覺,袁述便發現自己成為了嬰孩。
經過一段時間的耳目渲染,終於明白自己身在漢末,而且成為曆史上四世三公、玉璽在手天下我有的蠢豬‘袁術’袁公路。
清楚自己的身份後,袁述悲從心來,想想曆史上的袁術,雖然家世顯赫,但卻奢侈荒淫,智短目狹,以至眾叛親離,最終‘欲求蜜漿解渴而不得’,吐血身亡。
袁述心中,寧可成為三姓家奴、武力無雙的餓狼呂布,也不願成為袁術這頭無智力、無武力、無能力的三無蠢豬,最後養肥了被眾人分而食之。
可惜一切已成定局,袁述即便再是不願,也無可奈何,隻能認命,乖乖做了這四世三公的小袁三公。
“豬就豬吧!何況身世不錯,說不得有朝一日豬也能化作神龍,翱翔宇內。”收拾心情,袁術很快便恢複過來。
隨後袁術便開始幻想,等自己長大後收攏一堆文臣武將、曆史名人,霸氣測漏,稱雄天下,改革強國,征伐四夷,或許還能挽回後世華夏的那些屈辱,永垂青史。
可隨著時間推移,袁術慢慢發現自己的想法多麼可笑。
古人的智慧絕對不再‘今人’之下,在時代的局限下甚至要超過‘今人’許多。
就袁術觀察,這個時代的古人,因家族勢力大如天鬥,所以權謀之術堪稱無雙,比之後世政客有過之而無不及。
袁術雖然有著顯赫的家世,可上有長輩安排、鞭策,下有兄長壓製、甚至迫害,即便竊據嫡子尊位,話語的份量仍是太輕。
直到此刻,袁術才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曆史洪流中的一朵小浪花,也清楚自己想要撬動曆史這個巨大的車輪,還需積蓄足夠的力量,否則難逃曆史上那悲慘結局。
從那時起,袁術開始沉默,少言寡語,開啟了韜光養晦之途。
二十多年來袁術也算是碩果累累,先是拜大儒蔡邕為師;求學期間,‘發明’漢語拚音,在士林中引起不小的震動,將自己的聲望生生拔高一大截,便是當朝太傅,袁術的叔父袁隗也對其刮目相看,在家族的份量與日俱增。
漢語拚音名震士林,蔡邕對袁術更是喜愛,家世顯赫,好學不倦,無紈絝之習,袁術看似完美之人,心喜之下,蔡邕便將愛女蔡琰許配與袁術。
原本袁家對這門婚事持反對態度,蔡邕雖是赫赫有名的大儒,可家世不顯,曾是天子之師,卻直言犯諫,從而被罷免閑置,相較於袁家四世三公,差距甚遠。
不過袁術對此甚為堅持,袁家無奈隻得應允。
雖然應允袁術、蔡琰婚事,但二人年齡相差整整八歲,以袁術家世,自然無法等待蔡琰過門。
於是袁逢又為袁術安排了另外一門婚事,長沙鄒家之女名佳,貌美如花,小袁術兩歲,正是郎才女貌。
身在世家大族,袁術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乖乖的接受了父親袁逢的安排。
至於袁術堅持納了蔡琰,其實並非蔡琰如何絕色,此時的蔡琰尚且年幼,青澀無比,用袁術的話來說:尚是一黃毛丫頭,自然看不出姿色幾何。
曆史上大多都是讚揚蔡琰的文采,對她的容貌並未提及太多。
袁術之所以態度堅持,一來是想借助蔡邕大儒的名聲,提高自己的聲望,同時也能向天下人彰顯自己尊師重道;
其次,袁術想著蔡琰既是才女,不論姿色如何,才情總是不凡,納之無妨。
正是如此,袁術才會堅持己見,甚至不惜違背家族意願。
果然,袁術與蔡琰訂婚後,聲名更顯,士林上下皆言其不負師意,尊師有道,得了不小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