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年間,清軍在膠東大地上橫行霸道,棲霞、萊陽等地的村民飽受清軍的壓迫。最終爆發了以於七和董憔為首,常和尚、邢小泉等人為盟友的—於七起義。
起義開始第十八天的夜晚,義軍在於七的帶領下攻入了寧海州的前門。
寧海州知府得到消息後,趕忙騎上馬準備從後門逃跑。可剛打開後門,就見一隊義軍早已手持火把等候多時了。知府剛要跑,就被帶隊的董憔幾步追上,一把大刀砍下了知府的頭顱。
與此同時,前門的清兵也被於七搞定,於七命人通知董憔守好寧海州,隨後收拾了一下戰場便匆匆回了牙山。
董憔那邊正在打掃戰場,突然聽到一陣打鬥聲。董憔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人在內鬥,刀都沒拿就過去勸解。
可當他尋著打鬥聲過去時,卻發現之前被殺死的官兵竟然又站了起來。但他們雙眼無神,隻是在重複著一句話:“野狗要來了。”
幾個義軍兄弟還以為是他們沒死透,又過去補了幾刀。可董憔卻覺得後背一陣發涼,扭頭一看,瞬間被震驚了!
一隻狗頭人身的神秘生物正蹲在他身後啃食著人頭,想必就是剛剛說的野狗了。突然!那隻野狗抬頭看到了董憔,董憔這才回過神來,趕緊朝著城門口跑去。一路上,董憔都不敢回頭,隻是聽著身後的一片黑暗中夾雜著野狗的嘶吼。
途中,好幾個義軍兄弟看到後想上前幫忙,卻都不敢邁出一步。有幾個膽大的上去砍了幾刀,可詭異的是,那些傷口竟然在一瞬間就恢複了。
董憔一直跑著,突然看到有人朝他這邊跑來並大喊了一聲:“董哥,接刀!”他趕緊拿過刀,閉著眼睛朝後麵猛地砍了好幾刀,直接砍下了野狗的一條胳膊。那條胳膊在被砍掉的瞬間,化為了一縷青煙散去。
野狗被砍掉胳膊後,突然發出了一聲類似於貓頭鷹的嘯叫,聲音極其尖銳,董憔甚至被震的耳膜破裂。當他再次看去時,野狗早已沒了蹤跡。
攻克寧海州後,邢小泉率義軍攻打文登。但遭到文登和福州的聯手攻勢,義軍與清軍均死傷慘重,邢小泉左肩中箭,被常和尚救回牙山。
清廷此刻正在忙於對付南明,對於於七起義一事,清廷為了緩解兵力,隻得采用剿撫並行的戰略。
當地巡撫緊急召開會議,商討由誰前往牙山與於七進行談判。最終,由為官清明的登州知府張尚賢,孤身一人來到牙山於於七約談。(當然,孤身一人是張尚賢自己提的)
張尚賢來到牙山山腳,守軍立刻挽弓搭箭瞄準張尚賢。張尚賢大喊:“我乃登州張尚賢,今日來欲請貴軍之首於孟熹三日後至棲霞赴宴。”
“於兄不接受外人的宴請,滾!”
可沒想到,張尚賢居然衝著守軍大喊:
“若於孟熹不給予應答,張某便一直留於此地。”
守軍頭領急了,一箭射中張尚賢的右腿,張尚賢依舊如同竹子一般佇立在原地。
“張某此行未有一人跟隨,幾位兄弟若還是不信,一箭射死張某便可!”
守軍眼看張尚賢態度堅決,不願離去,隻好拿著張尚賢的請柬上山通知於七。於七答應後,張尚賢才肯離去。
三天後,於七來到請柬上的酒館。張尚賢點了幾個小菜和幾碗酒,於七來時菜已經上的差不多了。席間,張尚賢隻字不提清廷和起義一事,隻是詢問於七家中情況,得知於七的母親是戚繼光的長女後更是大為讚歎道:“怪不得一見麵就覺得您有一身英雄氣質,原來您是戚將軍的後人呐!可敬,可敬。小人當初聽說您起義十八天拿下寧海州的事跡後,還以為是有人杜撰出來的神話。今日一見,才徹底打消了小人的懷疑。小人敬您一杯。”
吃到最後,張尚賢還未開口,於七便說道:“張大人,如果我現在接受招安,朝廷會給我個官當嗎?”張尚賢愣了一會,接著趕緊說:“會的,會的。皇上說隻要您肯招安,就封您為棲霞總把,之前的事情全部一筆勾銷。”
“那我想問一下。這個官能管多少人?”
“雖然說比不上知府,但也是能管不少官兵的,還有那些地主也聽你的,另外……”
話音未落,於七一拍桌子,大聲說到:“好!我答應招安!”
張尚賢一時沒反應過來,一口茶水噴出,好一會兒才緩過來。他心裏早就想著這次談判可能會有些難,但沒想到眼前這個兄弟反應竟然這麼不尋常。他是真不想打了?還是有啥計劃?但時間不容他再一步一步探下去,眼下是先穩住這支起義軍,別的隻能後麵在做打算了。
一開始,不光張尚賢不信,其他幾個地區的知府也不信,棲霞知府甚至都寫上了辭表(類似現在的辭職信)。可很快,寧海州的義軍就開始撤走,其他地區的戰事也都一一停止。直到牙山上的義軍全部撤走之後,各地知府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事後,清廷依照約定封於七為棲霞總把,並對其之前所犯之事再不予以追究。轟轟烈烈的於七起義,也就這麼潦草地結束了,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