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塊手巾(1 / 3)

剛剛從圖書館走出來,準備回宿舍的顧應洲,在接到導師的電話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

導師左純告訴他,古生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吳越,在草原考察時發現了疑似古生物骸骨,希望教授前去出現場。隨著這幾年國家建設開發,發現的古生物化石、遺跡越來越多,不僅是老百姓,甚至於專業研究人員,也是日漸失去興趣。因為正處於試驗的關鍵期,所以左教授委托自己的學生顧應洲代替前去。

作為古生物專業的研究生,幾年來,顧應洲也多次參加古生物骸骨的挖掘,對於如何挖掘和鑒定自然有一定的水準,但現在正麵臨研究生論文答辯,本來顧應洲心裏想的是推辭掉,但回應的卻是:好的左導,我準備下,明天就啟程。

次日一早,顧應洲便帶上必要的工具和簡單的生活用品,乘上開往北疆的列車出發了。

安頓好行李,掏出手機給戀人令湖月發個短信,告訴下自己的行程。

然後給本科時的同學加死黨殷岩泉發了條語音短信:

“泉哥,忙不?我現在正在往北疆的火車上,唉,真得命苦,我本來在寫論文,老貓非得讓我代他去出現場,哥們想早點畢業,不想再讀下去了。好了,不和你說了,知道你現在肯定是下井了,也回不了我!”

“老貓”是學生們私下給導師左純起的外號。讀本科時,左純擔任的是他們地質係公共課的教學,走路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的,講課時,聲音是軟綿綿的,但偶爾卻如老虎一般突然吼一聲,那些昏昏欲睡的學生立馬精神。一開始有的人給他起的外號是“老貓”,但有人卻反對,說是不準確,應該叫“貓科動物”,似貓似虎,大家一想,的確十分形象,於是\"貓科動物“的外號便叫出起來,不過時間一長,叫著叫著,學生們還是覺得叫老貓順嘴。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不知怎麼的,這隻老貓卻對顧應洲格外賞識,快要結束年度課程時,左純找到顧應洲,說是很看好他,希望本科畢業後考他的研究生。按照顧應洲的設計,大學畢來後,就找工作,以便經濟獨立。上學的花銷全都是在農村的七十多歲的姥爺姥姥在供養,顧應洲不想再讓兩位老人為了自己繼續受苦受累。

但在假期時把這想法說了後,卻遭到了二位老人的堅決反對。而且姥爺說,家裏有足夠的錢供他上學,讓他安心學習,不僅要讀碩士,還要讀博,光宗耀祖。最終顧應洲還是選擇相信了姥爺。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顧應洲也慢慢地懂事,成熟起來,覺得讓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養活自己,總是過不了心裏的那道坎。特別是好朋友殷岩泉的所作所為,實實在在給顧應洲上了一課。

那家夥妥妥的一個富二代,可是自從上大學以來,一直隱瞞自己的身份,生活節儉,性格低調,顧應洲一直以為他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不過在大學畢業時,他父親的到來,卻是讓顧應洲大吃一驚,才知道他是個富二代。他父親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老板,不僅有十幾家礦山,還涉足機械製造、餐飲、物流等領域。

但是畢業後,這家夥並沒有回自家公司,反而是到了一家偏遠的礦山,當上了地質技術員,徹底實現了經濟獨立,那時候,顧應洲就後悔自己考研了。

發完短信留言,顧應洲才注意到火車已經啟動,環顧四周,四人間的包廂上麵的兩張鋪空著,對麵的下鋪一個人頭衝裏側臥著,估計是在閉目養神。

顧應洲也沒在意,從背包中掏出精裝版的《黃帝內經》開始研讀。

這本書本是學中醫的必讀物,但是導師卻要求他必需精讀,開始時顧應洲還有些不太理解,但是在仔細研讀後,讓他感覺這本書真是博大精深,所以自此以後,每當有空閑時,顧應洲便捧書逐字研讀,每讀一遍便覺得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就有一次提高。

快到中午時,顧應洲陸續收到了兩條語音短信,顧應洲抬頭看看對麵的床鋪,那人還在睡覺,顧應洲戴上耳機,裏麵響起令湖月那甜美的聲音:

“應洲呀,又出現場了?唉,真想和你一起去,我也去開開眼嘛,可惜老板太黑了,不給休息時間啊!祝你一切順利,我在家洗白白的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