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浮生半夢。(1 / 3)

德興三十二年,大周奪嫡之亂終於七皇子蕭子仁當選大周太子。大周賢徽帝在立太子不久後因病離世。太子蕭子仁於孝期結束後登基,稱慶明帝,改年號為崇貞。

慶明帝登基後,勵精圖治,親賢臣遠小人,廣聽諫言,頒布法令,舊製改革,精兵演練,使大周從奪嫡之亂的遺留的爛攤子中慢慢恢複過來,國家勢力日漸上升。

崇貞五年,在慶明帝的謀劃下,大周與南疆持續不斷的百年紛爭,以大周告捷,南疆向大周俯首稱臣為結果畫下句號。南疆派遣使者,護送南疆最尊貴的苗娜莎到大周和親,以求兩國百年之好。此時宮內亦傳出消息,多年未孕的大周皇後,已有喜脈三月,大周嫡子有望。

大周國雙喜臨門,慶明帝大赦天下,於四宮門處大散喜錢,與民同樂。百姓手捧喜錢,紛紛感歎大周出了一位天大的明君,這是老天爺賜給大周的福澤,大周國運昌盛,千年不滅。

大周皇城,瓊樓玉宇,高台林立。

西山紅霞,皇宮內眾人行色匆匆,正殿的絲竹管弦之聲不絕耳,殿內慶明帝與大周大小官員正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南疆使者。賓客們把酒言歡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南疆公主苗娜莎在殿內中翩然起舞,脖子上戴著的銀鈴項圈不斷發出碰撞聲,清脆悅耳。雙手轉動,腰肢擺動,一隻活靈活現的孔雀仿佛就在向眾人展示自己的優雅。玉足輕點,似乎下一秒就要躍上枝頭。苗娜莎一個回身,兩手一轉,方才還活靈活現的孔雀就變化成一朵絢爛綻放的花朵,就像苗娜莎一樣,明媚開朗。

慶明帝看著苗娜莎的模樣,浮現在眼前的確是大周皇後杜韻茹的模樣。似乎從來沒有見過皇後這樣明媚的笑容呢。想到杜韻茹,慶明帝感覺心裏悶悶的,一股無言的難受攀爬全身,慶明帝便隻能不斷地抬起酒杯,一杯又一杯。

苗娜莎一舞結束,慶明帝已經有一些微醺的醉意,苗娜莎向慶明帝的方向緩緩施禮,殿內掌聲響起,讚不絕口。

慶明帝拿起酒杯叫好:“大周能有苗娜莎公主這樣的妙人,願兩國百年交好。”

慶明帝話音落下,手裏的酒也快速下喉,殿內眾人也舉起酒杯向對方敬酒,異口同聲道:“願兩國百年交好。”

苗疆公主苗娜莎回到坐席,拿起筷子匆忙進食,被苗娜莎公主隨行人員中一位年長的,帶著一副厚重銀手鐲老婦人不斷阻止,苗娜莎公主此刻餓極了,根本不聽。

此刻的慶明帝已經有些酒意上頭,看著苗娜莎公主大塊朵頤,開口問道。

“苗娜莎公主看來對孤大周皇室的菜品很滿意呀!不知與南疆相比如何呢。”

苗娜莎聽到慶明帝的聲音,匆匆忙忙放下筷子回道。

“回陛下,你們的菜肴精致可口,材料天南海北,我從來沒有吃過,勝在豐富多味。我們南疆的飯食都是取材山中,味道勝在獨特,二者在我看來都是極好。”

“看來苗娜莎公主可以很好的適應大周的生活呢。”

“大周富庶豐饒,單看這宴席就知道大周四海升平,我苗疆望塵莫及。”

慶明帝帶著笑意再次喝下一杯酒,是啊,大周如今四海升平,還有什麼想不開,放不下的。

苗娜莎坐席的苗疆使者不停地催促著苗娜莎公主,苗娜莎公主又緩緩起身。

“陛下,聽聞皇後娘娘懷有身孕,我族苗疆聖女護佑苗疆一族身體康健,百病不侵,這是我從聖女殿特地為皇後娘娘求的保胎安康符,望皇後娘娘平安順遂。”

苗娜莎公主手持靈符立於階下,慶明帝看著那符咒出神,保胎安康,平安順遂?慶明帝看著慧貴妃離席的空位,尖銳的刺痛感在心口彌散,慶明帝再次喝下一杯酒,示意福公公去收下苗娜莎公主手裏的靈符。

“多謝苗娜莎公主的心意,孤一定會告知皇後你的心意。”

鳳棲殿紅牆玉瓦,位於皇城內宮正東方。

鳳棲殿椒牆如火,琉璃玉頂,鳳雕高座,開朝周皇聖祖帝親手所書《慎淑明慧》匾額懸掛正殿。 正殿東壁上掛著書畫名家原機子的《秋山隱士圖》,西壁上是皇後杜韻茹個人所做《白霜鶴鳥圖》,寧靜致遠。鳳棲殿內藏書無數,玲瓏棋,白玉瓷,軟香枕,青潭古琴。

此刻的鳳棲殿內,靜謐無聲,不見一人值守。

杜韻茹躺在床上,疲軟不堪,眉眼疲倦,此刻口幹舌燥,想要起身自己尋水喝,卻連抬起眼皮的力氣都沒有。

德興三十一年,三朝元老勇毅侯被害。勇毅侯半生征戰沙場,為大梁收複南蠻掠奪的數座城池,在北原與可羌部落達成和平互商協議,多年來力保大梁和平數載,在朝中頗有威望。

彼時朝中黨爭不斷,國本未固。溫淑貴妃大皇子一黨以立長立賢之名拉攏朝臣,皇後高氏與其養子三皇子以立嫡之由與大皇子派打擂台,並迎娶平西侯之女,聲勢略高大皇子一黨。

勇毅候直言不參黨爭,大皇子一黨拉攏勇毅候不成,聯合勇毅候夫人楊芫毒害勇毅候沈毅,後由勇毅候嫡次子襲爵,並將嫡次女杜韻苧嫁與大皇子。下毒之事後由七皇子查出,朝野震驚,沈家軍悲憤交加,似有傾巢之勢,三皇子派借機落井下石,對大皇子一黨窮追猛打,大皇子一黨轟然倒台,賢徵帝怒其為帝位不擇手段,勃然大怒,褫奪其母溫淑貴妃楊氏封號,打入冷宮,直接關係者巡街示眾,午門斬首,楊氏一族凡牽連此案者,三代不得入仕,男子沒入北原邊關服役,女眷沒入青花樓,終身為官妓,非死不出,大皇子自此不得入朝,不享王俸。

然此時沈家軍卻似野馬狂怒,朝廷派出接管之人,無不被嗬斥而歸。此時七皇子自請與勇毅侯嫡長女杜韻茹聯姻。杜韻茹以七皇妃與沈家遺孤的身份從中協調,安撫眾將,方令此次衝突化解,經此一事,朝臣對七皇子的呼聲日漸高漲,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大皇子與三皇子之爭又變為三皇子與七皇子之爭,而經勇毅候一案,朝中不少自詡直臣,不參黨爭者亦開始紛紛站隊,唯恐成為下一個勇毅候,又因七皇子對勇毅侯一事的查斷與對忠臣之後的安撫,七皇子呼聲略高於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