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聽書記的話,頓時就懵了,什麼叫我最合適,書記的這番話,表麵上很合理,高鐵新城的項目確實我最熟悉,但是,這個單體項目哪裏需要一位縣委常委坐鎮啊?整個高鐵新城建設指揮部也不是縣委常委在主持日常工作,單單把這個項目拎出來,還搞一個規格不低的負責人,這就是反常之處。
如此反常的背後,必有不可說的秘密,我也正在從陰謀論的方向去思考,就在這時,葛書記繼續說道:“這個商貿綜合體與別的項目不同,我們正在爭取與港商合作,一個涉及到大陸以外的項目,必須得有一名在縣裏有地位有分量而且還熟悉基本情況的領導坐鎮,所以啊,我思來想去,隻有你何部長最合適不過了。”這話聽起來冠冕堂皇,重點項目就安排重要領導管,表麵上聽起來就是這麼回事,但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心裏確實沒底,獲取的信息實在是太少,目前還不足以確定是正常工作安排還是一個巨大的坑。
“同時,為了配合你更好的工作,我已經跟梁縣長商量好了,從縣招商服務中心調一名副主任來給你打下手,其餘的縣直單位和鄉鎮都必須無條件配合,對有實力的港商,我們要拿出最大的誠意來吸引他們。這事兒,就拜托了。”
從葛書記那裏領命出來,我回到了辦公室,半天沒有說話,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商貿綜合體該怎麼弄。之前我在發改局的時候,這個項目確實是進行了謀劃,但那個時候,對這個商貿綜合體的具體運作並沒有做一個完全的推算,也沒有做一個詳細的投資測算,現在就要啟動,我覺得心裏確實沒底,不過這事兒應該交給有關部門,聯合會商,具體結果也能很快出來,然後迅速向書記和縣長彙報,該上會就上會,該出政策就出政策,沒什麼大問題。打定主意之後,我就按照工作日程安排,去組織部參加了一次部務會議,內容就是安排部署最近的幹部推薦工作。
兩天以後,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這天上午我剛剛來到辦公室,剛喝了一口茶,就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說的還是標準的普通話“您好!請問是何部長嗎?”
“您好!我是,請問您有什麼事情嗎?”我也用普通話禮貌的回應,但是他的下一句話就讓我瞬間覺得不對勁兒了。
“何部長,那個高鐵新城商貿綜合體的項目,現在是您在負責吧?您看,是否約個時間,咱們見一見,我們公司想了解一下,如果合適的話,我們想來做這個項目。對了,我們公司的名稱是香港灣仔公司。”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香港灣仔公司”,難道就是葛書記說的那個港商?我腦子飛速的想明白了,這肯定就是那個港商,原因很簡單:我具體負責這個項目的消息還沒有廣而告之,知道這個事情的人很少,而且,我的電話號碼隻能是書記或者縣長轉告出去的,要不然,一個素不相識的港商何以知道呢?
裏麵一定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