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華語新武俠!(1 / 3)

第二十三章華語新武俠!

黎澤拿起話筒,稍微思考了一下措辭,便冷靜地說道:“在我看來,現在的武俠小說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受眾,歸根結底,一個原因,那就是作者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

黎澤頓了頓,繼續說道:“所謂的思維定式,就是作者的創作思維已經進入了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簡單來說,就連小孩子都知道的一加一等於二,這其實就是一種思維定式。武俠作家長久以來的創作被思維所固定住了,尤其是以金庸先生為首的一批著名作家作品量減少的情況下,在一種很混亂的狀態下,所有的作者為了求穩,在創作上很少進行創作,從而導致了武俠小說的格式化。”

黎澤的這番話,令台下的媒體開始議論紛紛。有的讚揚,有的則不以為然。不過時,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個想法:“這個年輕人果然與眾不同,現在所說的,明天報道出去,肯定會是條大新聞。”因此,所有人都在耐心地聽著,沒有絲毫的不耐煩。此時的金庸臉色如常似乎陷入到了深思之中,眾人從臉上絲毫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什麼。

“文學創作,需要的不僅是穩定守成,更重要的是創新!無論是金庸先生還是古龍先生,他們都做到了創新,他們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所以他們都成功了。在我看來,目前市場上具有創新精神的,恐怕也隻有溫瑞安算是其中之一,《英雄誌》其實在創新的層麵上並不多,在未來,我會在繼續創作《英雄誌》的同時,創作一部全新的武俠小說,這部小說我將融合諸多全新的元素,目前這部小說的前傳已經開始動筆寫了,這部小說的構思也已經初步完成。我希望這部小說能夠成為一個全新的武俠小說創作模式的引路者,而我將這種全新的武俠小說,命名為:華語新武俠。”

此時全場震驚,大家都想到黎澤會對現在的武俠小說創作陷入瓶頸提出一些想法,但根本沒想到人家已經開始行動了,直接要用作品來說話,還要開門立派,將自己的作品命名為華語新武俠,這可是當年金庸都不曾公開說過的話啊!一些媒體開始內心竊喜,認為找到了一個很有話題性的新聞點,而一些老的媒體人已經開始暗暗皺眉:這黎澤雖然很有才華,寫出了《英雄誌》這部武俠小說,但他卻犯了一個年輕人都會犯的毛病,那就是話說的太滿,他剛多大啊,就想著要開山立派,而且還是在宗師級的武俠作家金庸麵前說出來的。

黎澤沒有管台下人的表情和悄聲地議論,繼續說:“所謂的華語新武俠,準確來說,是我對未來武俠小說發展趨勢的一種總結性的定義。在我看來,未來武俠小說想要改變現在的格局,令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這種題材小說的改變,應該從四個方麵入手。”

後世《武俠版》雜誌曾推出了“大陸新武俠”這一概念並且大獲成功,此時的黎澤便將當時對於“大陸新武俠”的定義結合現在的情況,搬了過去。幸虧當年他是武俠小說的忠實讀者,曾多次參與“大陸新武俠”的多次論戰,使得自己能夠清楚的記得當時《武俠版》雜誌所給出的定義。

“首先,便是新江湖。所謂的新江湖,所謂江湖,其實是社會的縮影。新江湖將成為未來華人社會的象征,是都市的、當代的、複雜的、活躍的當代城市文明的縮影。新江湖將更加豐富、複雜、活躍、多元化。”

“第二點,新俠情,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是金庸大俠賦予武俠小說中大俠的定義。我認為,獨立不羈,也是俠之大者。在肯定俠客快意恩仇、拔刀相助、善惡分明、正邪對立、為國為民的同時,也應提倡多元、相對的俠客價值觀念、提倡俠客在學藝、戀愛、江湖成長中追求自由,實現自我,展示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