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特別”關注(1 / 2)

第十七章“特別”關注

黎澤今天沒有住在學校的宿舍,因為第二天上午沒有課,所以便回到家裏麵拿東西,正好看到TVB晚間新聞,隨著女主持人的播講,一條將震驚全港的消息隨之播出了:

據悉,半小時前,《明報》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今天《明報》與旗下《武俠》雜誌所公開刊登的金庸關於武俠小說《英雄誌》的評論做出詳細說明。

根據《明報》副總編輯董橋先生的說法,《武俠》雜誌自刊登武俠小說《英雄誌》後,從日銷量五千冊激增到了新刊首日銷量突破9萬冊,目前仍有4萬餘冊連夜發往全港各大書店。據悉,目前本期《武俠》雜誌已發貨突破13萬冊,為之前銷量的27。4倍。

董橋還在發布會上表示,以上相關數據均有來自全港各地《武俠》雜誌銷售商的訂單作為憑證,目前已統計的訂單數量為4978張,創全港曆史記錄之最。

至於金庸本人則沒有在新聞發布會期間露麵,董橋在發布會後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曾稱,金庸本人的確對武俠小說《英雄誌》大為讚賞,並稱作者未來將有可能在武俠小說創作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下麵是本台記者在全港各地采集到的對武俠小說《英雄誌》的隨機采訪。

中環,一位正在茶餐廳聚精會神地看《明報》的老者,“您好,請問您看過《英雄誌》嗎?”無線記者問道。

“沒有!不過今天《明報》上不是金庸寫文章了嗎,評價很高啊,我印象中這還是金庸第一次如此評價一部小說,更何況這還是一部武俠小說,我已經打電話叫兒子去買了。”

旺角,大街,“請問您看過《英雄誌》嗎?”無線記者將話筒遞向兩位正手持東西逛街的美女。“沒有呀,不過我弟今天打電話來說,要我去報刊亭幫他買一本,他說聽班上同學說,這本書是金庸寫的。”

“……其實這《英雄誌》不是金庸寫的,而是金庸高度評價,說好的一本《武俠小說》。”無線記者好心提醒道。

“這樣啊,那也不錯啊,我很金庸的小說,他推薦的武俠小說,應該也蠻不錯的吧。”

西貢,菜市場門口正路過報攤的年輕人“請問知道《英雄誌》嗎》?”

“《英雄誌》?我看過啊,寫的超級棒,我特別喜歡裏麵的主人公,而且這個朝代選的也挺不錯的,我覺得特別棒,對了,今天雜誌上還刊登了一篇金庸給這本書寫的評論呢,也說這本書寫的特別好,你們做記者的,得多看看報紙,你看這書多好啊,哎,我跟你說,裏麵那段寫的……”

看到記者有些無語的把鏡頭切換掉,黎澤忍不住笑了,自己在後世也曾經在網絡上寫小說,但沒有一本能夠火起來,全部撲街,所謂的推薦和收藏都是一起寫小說的兄弟姐妹們幫襯下給的友情票。

現如今,他穿越了,然後卻成了一本如此火的暢銷武俠小說的作者,他的內心還是很得意的。不過一想起後世,那些熟悉的朋友,那些一起寫小說的人,還有他的朋友,親人,還有夏嵐那張不算漂亮卻很令他心動的臉。他的心突然有些被刺痛的感覺。

雖然自己穿越來到了這裏,也可以像穿越小說中的那樣,可以憑借後世的那些優秀的作品來賺錢,甚至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名公共人物,可這真的是他想要的麼,假如有的選擇,他是否會選擇回到親人回到愛人的身邊?

他不知道,在這個原本應該狂喜的時刻,他突然感覺一陣巨大的空虛,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是否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的走下去,他是否真的能夠和那些穿越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他突然有了種想要拿起筆寫些什麼的衝動,坐在桌子前,拿起筆,卻又不知道想要寫點什麼,突然,他想到董橋告訴自己,將會在第三期《武俠》雜誌出刊的當天安排自己和金庸共同接受媒體的采訪,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英雄誌》的熱度繼續炒起來。

他突然有了一個主意,既然這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那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吧。

從此之後,徹底忘記過去,忘記那些曾經伴隨自己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堅持而出彩的活下去!

就在黎澤奮筆疾書的時候,董橋和馮九儀正帶領著幾十號人,來到《明報》附近一家茶餐廳吃宵夜,這家茶餐廳經常有《明報》員工來消費,而老板也會相對為他們提供方便,久而久之,這裏變成了《明報》人加班宵夜必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