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iPod中的歌曲反映出他的主人是一個生活在20世紀70年代但心卻埋在60年代的孩子。那個時候的藝術家包括了艾瑞莎(Aretha)、比比金(B.B.King)、巴迪·霍利(BuddyHolly)、布法羅.斯普林菲爾德樂隊(BuffaloSpringfield)、唐·馬克林(DonMclean)、多諾萬(Donovan)、大門樂隊(TheDoors),詹尼斯·喬普林、傑弗遜飛船樂隊、吉米·亨德裏克斯、約翰尼·卡什、約翰·麥文蓋博(JohnMellencamp)、西蒙和加芬克爾(Simon&Garfunkel),甚至還有演奏《我是一個信徒》(I-maBeliever)的門基樂隊(TheMonkees),以及演奏《烏利布利》(WoolyBulfy)的SamtheSham。隻有1/4的歌曲出自當時的流行歌手,比如一萬個騙子樂隊(10000Maniacs)、阿麗西無·吉絲(AlidaKeys)、黑眼豆豆、酷玩樂隊、蒂呆(Dido),綠日樂隊(GreenDay)、約翰·梅爾(JohnMayer,既是喬布斯也是蘋果的朋友)、莫比(Moby,同上),以及波諾和U2樂隊(同上)、席爾,還有“會說話的頭”朋克樂隊(TalkingHeads)。古典音樂方麵,有一些巴赫的曲目,包括《勃蘭登堡協奏曲》。此外還有3張馬友友的專輯。
2003年5月,喬布斯告訴雪兒·克羅他正在下載一些艾米納姆的歌曲,還說“他已經開始進入我的生活了”。詹姆斯·文森特還帶他去看了艾米納姆的演唱會。即便如此,喬布斯也沒有把這個說唱歌手放進他的播放列表裏。在演唱會結束後,喬布斯和文森特說:“我不知道……”他後來告訴我,“艾米納姆是我欣賞的一個藝術家,但我隻是不想聽他的歌,他不能讓我產生像我對迪倫那樣的共鳴/所以,喬布斯2004年的音樂收藏並不是最新潮的,但卻是他生命中的音樂軌跡,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會與之產生共鳴,甚至非常欣賞。
在他裝滿那個iPod七年之後,他的喜好並沒有太大改變。2011年3月,iPad2麵市時,他把他喜歡的音樂轉存到了裏麵。一天下午,我和他坐在他家的客廳,他的手指在全新的iPad上滑動,帶著一種懷舊的情緒,點擊著他想聽的歌曲。
我們先聽了一些迪倫和披頭士的歌,然後他似乎心事重重,選擇了一首格林高利聖味——《主的靈》(SpiritusDomini),是由本篤會僧侶合唱團(Benedictinemonks)演唱的。他恍惚出神了一會兒,喃喃自語著:“簡直太美了。”之後,他播放了巴赫的《F大調勃蘭登堡協奏曲》和《十二平均律曲集》中的一段賦格曲。他說,巴赫是他最喜歡的古典音樂家。他尤其熱衷於比較格倫·古爾德(GlennGould)彈奏錄製的兩個版本的《戈登堡變奏曲》之間的區別。古爾德第一次錄製是在1955年,當時他剛22歲,還是個沒什麼名氣的小鋼琴師;1981年第二次錄製時,距離古爾德去世僅一年時間。在一個下午,喬布斯在按順序播放完兩個版本的《戈登堡變奏曲》後說道:“它們就像白天與黑夜。第一版熱情洋溢、年輕有活力,彈奏速度很快,像是神示;而第二個版本更加簡潔,主題鮮明。你可以感受到一個經曆豐富的靈魂,更加深沉而充滿智慧。”那天是喬布斯第三次休病假期間,我問他更喜歡哪個版本。他說:“古爾德本人更喜歡第二版。我以前喜歡早期的版本,有活力的那一版。但是現在我能感受到他在兩次演奏之間所經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