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島被稱為東方的“小希臘”。位於嵊泗列島東部,是列島中僅次於泗礁的第二大島。這個海島離舟山和上海都比較近,島東端有枸杞沙灘,且有小西天、山海奇觀碑、虎石、蛟龍出水、島沙碑等勝景。
島形略呈T字型,以山地為主,山頂多裸岩,溝穀處植被甚茂。森林覆蓋率達53%以上,居嵊泗縣各島首位。以枸杞嶴附近遍生中藥材枸杞灌木,島即以此得名。但曆來地名複雜,古稱幹斜山、李西或裏西山,別有丕嶼、勾奇山等名,海圖上又曾標作南馬鞍島等。
枸杞島是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北部的一個島嶼,位於嵊泗縣東部。陸地麵積5.92平方公裏,是馬鞍列島中的最大島嶼,島上最高海拔199.3米。島上有人口8238(2017年普查),是枸杞鄉區域內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枸杞島位於菜園鎮東30.6公裏處,是嵊泗列島中僅次於泗礁山的第二大島。麵積5.6平方公裏,最高的小西天山,海拔199米。島形略呈“T”字形,以山地為主,山頂多裸岩,溝穀處植被甚茂。枸杞以枸杞嶴附近遍生中藥材枸杞灌木,而得此島名。但枸杞曆來地名複雜,古稱幹斜山、李西或裏西山,另有丕嶼、勾奇山等名,海圖上又曾標作南馬鞍島等。
枸杞島其實在晉朝就有人居住了,島名也是變了好幾次的,現名叫“枸杞”,蓋因早年間島上遍生枸杞灌木而得名,現如今,島上凡是任何能挖出小平地並且麵朝大海的角落,也就是本來屬於枸杞灌木的地盤都被人類給占了,全都“種”上了房子,之所以用“種”字,主要是這些房子看上去都像鑲嵌在山崖上一樣,層層疊疊,被攝影家們稱作“海上布達拉宮”,但每家房子還算寬敞明亮,除了房子,其餘山上地方都是原始綠化,島嶼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3%,所以家家基本上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枸杞島,古稱李西(又名南馬鞍島),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因島上多生植枸杞而得今名。她位於舟山群島的東北部,北瀕上海,南鄰\"海天佛國\"普陀山,西與綠華國際錨地相接,是滬、杭、甬三大開放城市進出之門戶。距上海蘆潮港50海裏,距日本長崎島300海裏。全鄉共有33個大小島嶼組成,海陸總麵積1606.62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麵積6.62平方公裏,枸杞本島為嵊泗第二大島,現為嵊泗縣枸杞鄉。全鄉下轄3個社區(龍泉社區、大王社區、廟幹社區),7個行政村(龍泉、幹斜、裏西、石浦、大王、廟幹、烏沙),常住人口8526人。2006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4.74億元,漁業總產值19051萬元,工業總產值1.55億元。
枸杞鄉是漁業重點鄉鎮,漁業產量一直名列全縣前茅,作業以帆布網為主,兼有拖蝦、單拖等。養殖業是該鄉的傳統優勢產業,現有養殖勞力703人,2006年全鄉養殖麵積達到8200畝,產量30950噸,2001年該鄉被省海洋漁業局命名為\"浙江省貽貝之鄉\",2002年通過了省級萬畝貽貝養殖示範園區的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