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所有研究所失去了通信功能,美洲整個社會都失去了控製信息能力。
太空軌道上,燧人號星艦發送了聯邦公告,經過張勝的指令投射到了美洲全體公民的設備中。
“出於通信功能的異常,全美洲通信被鎖定,美洲全體國民強製休假,待通信恢複以後再正常工作。”
“開放歐洲旅行通道,需要網絡通信的聯邦公民可自行駕駛斷網機甲前往歐洲。不過提醒公民,斷網機甲的駕駛,要求極高的知識儲備和駕駛能力,全程依靠駕駛員的操作能力,沒有網絡助力。未取得A1機甲駕駛執照的公民禁止操作斷網機甲……”
“……”
……
美洲通告發布以後,張勝便將自己所處的研究基地封鎖起來,琴博士的屍體也不允許任何人處理。
張勝深知,目前整個基地的資料都可能被琴博士動過手腳。
所以他不能在琴博士動過手腳的地方用資料推測曾經發生過什麼。
隻有依靠太空軌道上的三架星艦數據才能還原曾經發生過的情景。
張勝絲毫不用擔憂星艦的數據問題。
就算是琴博士在北美航天中心負責研發星艦的結構和材料,也沒辦法對星艦進行任何改變。
因為第一艘太空星艦普羅米修斯號很早就完成了基礎結構,並且附帶了加工設備。
此後大部分的星艦材料和結構,都是在太空軌道上,用普羅米修斯號的加工設備進行製作。
根本沒有從地麵接收任何控製數據。
而且全程由張勝親自操作和監督。在星艦上工作的研究者,任期為十年一屆,這才過去不到一年,那些研究者也沒有與地麵接觸的可能。
所以,星空艦棧上的數據才是最真實的數據。
隻不過張勝還有一個缺陷。
那就是他的身體和大腦承受力,遠遠不能完成這一個月的影像重現。
張勝想要完全重現過去一個月內發生的事,隻能用他新學會的這種信息處理方式。
在大腦內部就像時光倒流一樣,構建一個過去一個月內,本研究所曾發生的一切。
“也正是時候了。”
“完成基因鏈的新建。”張勝默默想到。
隨後他安排好波爾和機甲主板,讓所有的研究人員開始度假,清空研究所內部的人員。
當張勝完全鎖死美洲區域的通信以後,任何研究工作也就沒有必要繼續。
張勝調用了研究所內部的所有單晶矽資源。
這些矽元素被提煉出來是為了製作大型計算機的芯片。
但是如今,這批單晶矽,被張勝堆放在生物研究部門,而不是電子設備生產部門,顯然不是為了製作芯片。
在這所封閉的研究室內,還有大量的人體營養液,而張勝在切斷了所有可控通信以後,利用自身綁定的澤塔文明係統吸納了研究室內部的材料。
【資源已充足。】
【宿主基因鏈已達標。】
【是否開啟碳矽堿基對的生成?】
堿基對,是DNA序列的基礎。隻不過人類的堿基對,最基礎的元素是氫氧和碳元素。
然而這次,張勝在身體內部構建的是碳矽堿基對。
形成的DNA鏈也是碳矽DNA。
人類基因雙螺旋結構,是在1953年由克裏克和沃森在英國劍橋大學構想出來,並得到證實。人類這才發現了自身基因的奧秘。
雙螺旋結構的穩定性,讓地球自然界幾乎所有的生命體都形成了以碳氫氧為主體的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