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

這已經是東南亞被天基武器攻擊的一周以後。

張勝將報廢的MOON01機甲帶回了美洲航天基地,交給琴博士團隊針對分析。

不過張勝提議要十分謹慎的處理,不能用任何高級能源接觸這台機甲。

於是基地內部使用了早就被更新換代淘汰的柴油機械手臂,用這種低能量的機械手臂勉強可以對這台機甲進行定性分析。

張勝也將歐洲航天中心的機甲研發團隊調了一隊人過來,共同參與分析。

這一周時間,這台機甲被拆分成零件級別,每一塊材料都被徹底分解判斷,

還是因為柴油機械手臂太低效,如果用高能機甲拆解,半天時間就能完成。

雖然新人類團隊不理解張勝為什麼小心成這種狀態,但是沒有人質疑神明的判斷。

最後所有科研人員一致認定是MOON01的內置計算機出現了故障。

這台計算機的內部配置是標準的航天機甲,計算中央處理器隻能負責傳遞遠程操作信息,是沒有任何邏輯判斷功能的。

然而在拆解中央運算核心的時候發現了其中殘存的程序代碼和原本設定的不太一樣。

由於機甲本身被摧毀,內置計算機數據隻能恢複五分之一左右,沒有辦法得到全部內容。隻能憑借這殘存的五分之一代碼,對比出它的變化。

“根據這些代碼,我們有理由推測,機甲內部形成過,或者說曾經形成了大型邏輯迭代功能。”

“通俗來講,就是形成了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一個電子信息科研員補充說明道。

“但是,並不能推測出它形成智能的程度。”

“有可能它隻是形成了十年前舊人類那種識別指紋的低級判斷能力。”

“也有可能形成了兩年前舊人類原美利堅研發的Open BI級別的大模型。”

“更甚至是更智能的級別。”

琴博士詢問道:“尊主?您擊敗它的過程有沒有感覺到它的智慧呢?”

張勝回憶一番,發現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那個女人,晟新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舊人類,根本沒有駕駛機甲的經驗和知識,她能夠在機甲內部操縱機甲飛行,切換義肢,甚至以機甲肉搏的方式靠近張勝。

說明了那個女人在短時間內掌握了機甲駕駛的方法。

或者說,她根本不會駕駛機甲,但是機甲本身提供了一種類似自動駕駛的能力,晟新月隻是在駕駛艙內提供決策?

“我推測,這台機甲誕生了高級智能。應該是達到了舊人類原美利堅人工智能模型的級別。懂得自動運算和提供自動駕駛。甚至可以自己做決定。”

張勝繼續說道,“所以它從我們的火箭返回艙內逃跑,也是它的決策。”

這樣一來前後邏輯就十分清晰了。

這台機甲在月球和那個未知的外星文明飛行器接觸的時候,誕生了智能,同時被那台未知飛行器掠奪了能量。

“這是什麼?等價交換?”張勝默默想到,“用能量換來自我思考能力?”

而這未知的文明,又是什麼來頭?它為什麼會作為隕石撞擊在月球上?

如果不是月球擋住它,它是不是早就墜落在了地球?

可是那玩意在月球停留了多少年?

月球401環形山沒有它最早的形成記錄,但是可以肯定,自從人類有了觀測月球的方式以後,那個環形山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