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自稱,更為後世所認可!
唐人《時人為李義甫語》傲言:今日巨唐年,還誅四凶族。
杜甫慨歎:荒哉隋家帝,製此今頹朽。向使國不亡,焉為巨唐有……
韓愈也豪語:巨唐中興!
歐陽修修史《新唐書》更雲:巨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成大定,興文繼百王!
明人陳耀文《天中記》還記:巨唐,不亦駭人乎?!
強漢巨唐,就是華夏風華最突出的代表。
要了解和感受華夏的氣象萬千,繞不開,更略不過唐朝!
或許,當江曉說出隋亡唐繼,會有人心浮動,甚至都可能令魏征他們離開塢堡,但如果真的這樣,他也決定認了。
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心裏最後一點愧疚徹底消失,從此心安理得。
因此,他不但要說唐,更會提起淩煙閣,讓魏征、杜如晦他們知道,那裏有他們的位置。
去留請便!
還有一點,就是他曾經思考過的“是否拉李二一把”的問題,也讓江曉覺得他不應該略過唐朝,略過李二。
他知道,他今天所說的一切,一定有機會傳之天下。
天下當它是妄語也好,欺言也罷,終究會讓人記住李二,想起李二。
至於李二會不會因此而為人所不容,曆史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
如果李二連這都抵擋不住,那他就不配是李二!
江曉將“戒方”輕輕一拍,終於笑道:“彼之中國,繼隋者……‘巨唐’。”
鴉雀無聲。
片刻後,哄亂驟起。
“巨唐?可是李唐?!”
“李賊竊國,如何稱天命所歸?”
“隻占關中一地爾,何能稱‘巨’?”
“什麼‘巨唐’,小郎君才是天命所歸!”
“不錯,唯我塢堡!”
“聒噪什麼?小郎君不過是在說彼中國之事,又不是此間?”
“哎呀,某怎地忘了這茬兒?此間天下,大勢未定,豈可混之?”
“也是也是,且聽後續!”
短暫的嘈雜之後,重歸平靜。
楊廣幾人倒是從頭至尾默不作聲,但江曉所見,他們此時的神情一個比一個肅穆。
江曉相信現在他們心中一定或驚訝、或不解、或惘然,但絕不會像聽故事一樣平靜……
“不錯,彼中國之巨唐確實是李氏之天下,蓋因李氏有子,天縱之才,風華絕代,是為李二……”